【龟鱼记】全陶粒的同程底滤生态缸
By 苏剑林 | 2020-12-07 | 66501位读者 | 引用后台提示,本文是科学空间的第1000篇文章。
本想写下一篇文章的,但是看到这个提示,就先瞎写个水文纪念一下。都说人老了就喜欢各种感叹,这话还真不假。看到别人高考来个感想,博客十周年了来个感想,现在第1000篇文章了也来个感想,似乎总想找点理由感叹一下一样。那今天又能扯些啥犊子呢?
首先,自恋一下。1000篇文章,如果要印刷下来,就算每篇文章印一页,那也能印个1000页了,相信不少人都没捧起过1000页的书吧(我还真读过,有文章为证:《哈哈,我的“〈圣经〉”到了》),我居然能写个1000篇,也是挺佩服自己的。当然,早期的文章有部分是转载的,不是全部都自己写的,不过还是坚持了不少原创内容,而且就算是转载的也是经过自己编辑整理的,不算纯Copy,所以也勉强能说的过去吧。
然后,庆幸一下。博客开始的主题是天文和科普,后来慢慢偏向了理论物理和数学,现在则偏向了机器学习,但不管怎样,总算很庆幸地在科学这条路坚持了下来。虽然没有像幼时设想的那样成为一名真正的自然科学家/数学家,但终究有点相关,闲时依然可以做做科学计算,勉强也对得起当初的梦想。
端午&高考乱弹:怀念的,也许只是怀念本身
By 苏剑林 | 2019-06-07 | 57121位读者 | 引用圆周率节快乐!|| 原来已经写了十年博客~
By 苏剑林 | 2019-03-14 | 86720位读者 | 引用又一道川菜!媲美“开水白菜”的瓜燕穗肚
By 苏剑林 | 2018-11-15 | 37064位读者 | 引用缅怀金庸 | 愿你登上10930小行星继续翱翔
By 苏剑林 | 2018-10-30 | 23141位读者 | 引用金庸走了,享年94岁。
虽然说这些高龄大师们,不管是科学家还是文学家,他们在晚年基本上都不会有什么产出,过于理性的话会有“去了就去了,好像也没有什么损失”的感觉。然而,事实是大师的逝去总让我们有一种悲伤的震撼感,总让我们觉得似乎一个时代又逝去了。霍金是这样,金庸也是这样。
对于金老爷子来说,是一个武侠时代过去了,是一个江湖过去了。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这个对联描述了金庸的14部作品,加上《越女剑》,就构成了他的15部武侠小说。金庸用这15部小说,描述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江湖,不,说江湖好象都太小了,读完这15部作品,你会感觉他描述了整个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整个社会。
厨房,菜市场,其实都是武林
By 苏剑林 | 2018-05-21 | 43064位读者 | 引用网站更新记录(2018年01月)
By 苏剑林 | 2018-01-29 | 32875位读者 | 引用也许读者会发现,这几天访问科学空间可能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原因是我这几天都在对网站进行调整。
这次的调整幅度很大,不过从外表上可能很难发现,特此记录留念一下。主要的更新内容包括:
1、主题的优化:本博客用的geekg主题其实比较老了,去年花钱请人对它进行了第一次大升级,加入了响应式设计,这几天主要解决该主题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包括图片显示、边距、排版等细微调整;
2、内部的优化:大幅度减少了插件的使用,把一些基本的功能(如网站目录、归档页)等都内嵌到主题中,减少了对插件的依赖,也提升了可用性;
3、文章的优化:其实这也是个历史遗留问题,主要是早期写文章的时候比较随意,html代码、公式的LaTeX代码等都不规范,因此早期的文章显示效果可能比较糟糕,于是我就做了一件很疯狂的事情——把800多篇文章都过一遍!经过了两天多的时间,基本上修复了早期文章的大部分问题;
4、域名的优化:网站全面使用https!网站放在阿里云上面,可是阿里云有一套自以为是的监管系统,无故屏蔽我的一些页面。为了应对阿里云的恶意屏蔽,只好转向https,当然,这不会对读者平时访问造成影响,因为跳转https是自动的。目前两个域名spaces.ac.cn和kexue.fm都会自动跳转到https。
最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