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熵原理(五):“层层递进”之社区发现与聚类
By 苏剑林 | 2019-10-19 | 149634位读者 | 引用让我们不厌其烦地回顾一下:最小熵原理是一个无监督学习的原理,“熵”就是学习成本,而降低学习成本是我们的不懈追求,所以通过“最小化学习成本”就能够无监督地学习出很多符合我们认知的结果,这就是最小熵原理的基本理念。
这篇文章里,我们会介绍一种相当漂亮的聚类算法,它同样也体现了最小熵原理,或者说它可以通过最小熵原理导出来,名为InfoMap,或者MapEquation。事实上InfoMap已经是2007年的成果了,最早的论文是《Maps of random walks on complex networks reveal community structure》,虽然看起来很旧,但我认为它仍是当前最漂亮的聚类算法,因为它不仅告诉了我们“怎么聚类”,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们一个“为什么要聚类”的优雅的信息论解释,并从这个解释中直接导出了整个聚类过程。
当然,它的定位并不仅仅局限在聚类上,更准确地说,它是一种图网络上的“社区发现”算法。所谓社区发现(Community Detection),大概意思是给定一个有向/无向图网络,然后找出这个网络上的“抱团”情况,至于详细含义,大家可以自行搜索一下。简单来说,它跟聚类相似,但是比聚类的含义更丰富。(还可以参考《什么是社区发现?》)
“非自回归”也不差:基于MLM的阅读理解问答
By 苏剑林 | 2019-12-26 | 82170位读者 | 引用VQ-VAE的简明介绍:量子化自编码器
By 苏剑林 | 2019-06-24 | 312974位读者 | 引用“让Keras更酷一些!”:层中层与mask
By 苏剑林 | 2019-07-16 | 146484位读者 | 引用这一篇“让Keras更酷一些!”将和读者分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层中层”,顾名思义,是在Keras中自定义层的时候,重用已有的层,这将大大减少自定义层的代码量;另外一部分就是应读者所求,介绍一下序列模型中的mask原理和方法。
层中层
在《“让Keras更酷一些!”:精巧的层与花式的回调》一文中我们已经介绍过Keras自定义层的基本方法,其核心步骤是定义build
和call
两个函数,其中build
负责创建可训练的权重,而call
则定义具体的运算。
拒绝重复劳动
经常用到自定义层的读者可能会感觉到,在自定义层的时候我们经常在重复劳动,比如我们想要增加一个线性变换,那就要在build
中增加一个kernel
和bias
变量(还要自定义变量的初始化、正则化等),然后在call
里边用K.dot
来执行,有时候还需要考虑维度对齐的问题,步骤比较繁琐。但事实上,一个线性变换其实就是一个不加激活函数的Dense
层罢了,如果在自定义层时能重用已有的层,那显然就可以大大节省代码量了。
seq2seq之双向解码
By 苏剑林 | 2019-08-09 | 45769位读者 | 引用在文章《玩转Keras之seq2seq自动生成标题》中我们已经基本探讨过seq2seq,并且给出了参考的Keras实现。
本文则将这个seq2seq再往前推一步,引入双向的解码机制,它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生成文本的质量(尤其是生成较长文本时)。本文所介绍的双向解码机制参考自《Synchronous Bidirectional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最后笔者也是用Keras实现的。
背景介绍
研究过seq2seq的读者都知道,常见的seq2seq的解码过程是从左往右逐字(词)生成的,即根据encoder的结果先生成第一个字;然后根据encoder的结果以及已经生成的第一个字,来去生成第二个字;再根据encoder的结果和前两个字,来生成第三个词;依此类推。总的来说,就是在建模如下概率分解
\begin{equation}p(Y|X)=p(y_1|X)p(y_2|X,y_1)p(y_3|X,y_1,y_2)\cdots\label{eq:p}\end{equation}
百度实体链接比赛后记:行为建模和实体链接
By 苏剑林 | 2019-09-03 | 84473位读者 | 引用前几个月曾参加了百度的实体链接比赛,这是CCKS2019的评测任务之一,官方称之为“实体链指”,比赛于前几个星期完全结束。笔者最终的F1是0.78左右(冠军是0.80),排在第14名,成绩并不突出(唯一的特色是模型很轻量级,GTX1060都可以轻松跑起来),所以本文只是纯粹的记录过程,大牛们请一笑置之~
赛题介绍
所谓实体链接,主要指的是在已有一个知识库的情况下,预测输入query的某个实体对应知识库id。也就是说,知识库里边记录了很多实体,对于同一个名字的实体可能会有多个解释,每个解释用一个唯一id编号,我们要做的就是预测query中的实体究竟对应哪一个解释(id)。这是基于知识图谱的问答系统的必要步骤。
重新写了之前的新词发现算法:更快更好的新词发现
By 苏剑林 | 2019-09-09 | 95402位读者 | 引用新词发现是NLP的基础任务之一,主要是希望通过无监督发掘一些语言特征(主要是统计特征),来判断一批语料中哪些字符片段可能是一个新词。本站也多次围绕“新词发现”这个话题写过文章,比如:
在这些文章之中,笔者觉得理论最漂亮的是《基于语言模型的无监督分词》,而作为新词发现算法来说综合性能比较好的应该是《更好的新词发现算法》,本文就是复现这篇文章的新词发现算法。
BN究竟起了什么作用?一个闭门造车的分析
By 苏剑林 | 2019-10-11 | 116230位读者 | 引用BN,也就是Batch Normalization,是当前深度学习模型(尤其是视觉相关模型)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技巧,它能加速训练,甚至有一定的抗过拟合作用,还允许我们用更大的学习率,总的来说颇多好处(前提是你跑得起较大的batch size)。
那BN究竟是怎么起作用呢?早期的解释主要是基于概率分布的,大概意思是将每一层的输入分布都归一化到$\mathcal{N}(0,1)$上,减少了所谓的Internal Covariate Shift,从而稳定乃至加速了训练。这种解释看上去没什么毛病,但细思之下其实有问题的:不管哪一层的输入都不可能严格满足正态分布,从而单纯地将均值方差标准化无法实现标准分布$\mathcal{N}(0,1)$;其次,就算能做到$\mathcal{N}(0,1)$,这种诠释也无法进一步解释其他归一化手段(如Instance Normalization、Layer Normalization)起作用的原因。
在去年的论文《How Does Batch Normalization Help Optimization?》里边,作者明确地提出了上述质疑,否定了原来的一些观点,并提出了自己关于BN的新理解:他们认为BN主要作用是使得整个损失函数的landscape更为平滑,从而使得我们可以更平稳地进行训练。
本博文主要也是分享这篇论文的结论,但论述方法是笔者“闭门造车”地构思的。窃认为原论文的论述过于晦涩了,尤其是数学部分太不好理解,所以本文试图尽可能直观地表达同样观点。
(注:阅读本文之前,请确保你已经清楚知道BN是什么,本文不再重复介绍BN的概念和流程。)
最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