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ficient GlobalPointer:少点参数,多点效果
By 苏剑林 | 2022-01-25 | 124938位读者 | 引用在《GlobalPointer:用统一的方式处理嵌套和非嵌套NER》中,我们提出了名为“GlobalPointer”的token-pair识别模块,当它用于NER时,能统一处理嵌套和非嵌套任务,并在非嵌套场景有着比CRF更快的速度和不逊色于CRF的效果。换言之,就目前的实验结果来看,至少在NER场景,我们可以放心地将CRF替换为GlobalPointer,而不用担心效果和速度上的损失。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提出GlobalPointer的一个改进版——Efficient GlobalPointer,它主要针对原GlobalPointer参数利用率不高的问题进行改进,明显降低了GlobalPointer的参数量。更有趣的是,多个任务的实验结果显示,参数量更少的Efficient GlobalPointer反而还取得更好的效果。
大量的参数
这里简单回顾一下GlobalPointer,详细介绍则请读者阅读《GlobalPointer:用统一的方式处理嵌套和非嵌套NER》。简单来说,GlobalPointer是基于内积的token-pair识别模块,它可以用于NER场景,因为对于NER来说我们只需要把每一类实体的“(首, 尾)”这样的token-pair识别出来就行了。
GPLinker:基于GlobalPointer的实体关系联合抽取
By 苏剑林 | 2022-01-30 | 121978位读者 | 引用在将近三年前的百度“2019语言与智能技术竞赛”(下称LIC2019)中,笔者提出了一个新的关系抽取模型(参考《基于DGCNN和概率图的轻量级信息抽取模型》),后被进一步发表和命名为“CasRel”,算是当时关系抽取的SOTA。然而,CasRel提出时笔者其实也是首次接触该领域,所以现在看来CasRel仍有诸多不完善之处,笔者后面也有想过要进一步完善它,但也没想到特别好的设计。
后来,笔者提出了GlobalPointer以及近日的Efficient GlobalPointer,感觉有足够的“材料”来构建新的关系抽取模型了。于是笔者从概率图思想出发,参考了CasRel之后的一些SOTA设计,最终得到了一版类似TPLinker的模型。
基础思路
关系抽取乍看之下是三元组$(s,p,o)$(即subject, predicate, object)的抽取,但落到具体实现上,它实际是“五元组”$(s_h,s_t,p,o_h,o_t)$的抽取,其中$s_h,s_t$分别是$s$的首、尾位置,而$o_h,o_t$则分别是$o$的首、尾位置。
门控注意力单元(GAU)还需要Warmup吗?
By 苏剑林 | 2022-03-11 | 46166位读者 | 引用在文章《训练1000层的Transformer究竟有什么困难?》发布之后,很快就有读者问到如果将其用到《FLASH:可能是近来最有意思的高效Transformer设计》中的“门控注意力单元(GAU)”,那结果是怎样的?跟标准Transformer的结果有何不同?本文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先说结论
事实上,GAU是非常容易训练的模型,哪怕我们不加调整地直接使用“Post Norm + Xavier初始化”,也能轻松训练个几十层的GAU,并且还不用Warmup。所以关于标准Transformer的很多训练技巧,到了GAU这里可能就无用武之地了...
为什么GAU能做到这些?很简单,因为在默认设置之下,理论上$\text{GAU}(\boldsymbol{x}_l)$相比$\boldsymbol{x}_l$几乎小了两个数量级,所以
\begin{equation}\boldsymbol{x}_{l+1} = \text{LN}(\boldsymbol{x}_l + \text{GAU}(\boldsymbol{x}_l))\approx \boldsymbol{x}_l\end{equation}
为什么需要残差?一个来自DeepNet的视角
By 苏剑林 | 2022-03-19 | 62334位读者 | 引用在《训练1000层的Transformer究竟有什么困难?》中我们介绍了微软提出的能训练1000层Transformer的DeepNet技术。而对于DeepNet,读者一般也有两种反应,一是为此感到惊叹而点赞,另一则是觉得新瓶装旧酒没意思。出现后一种反应的读者,往往是因为DeepNet所提出的两个改进点——增大恒等路径权重和降低残差分支初始化——实在过于稀松平常,并且其他工作也出现过类似的结论,因此很难有什么新鲜感。
诚然,单从结论来看,DeepNet实在算不上多有意思,但笔者觉得,DeepNet的过程远比结论更为重要,它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提供了一个简明有效的梯度量级分析思路,并可以用于分析很多相关问题,比如本文要讨论的“为什么需要残差”,它就可以给出一个比较贴近本质的答案。
增量爆炸
为什么需要残差?答案是有了残差才更好训练深层模型,这里的深层可能是百层、千层甚至万层。那么问题就变成了为什么没有残差就不容易训练深层模型呢?
RoFormerV2:自然语言理解的极限探索
By 苏剑林 | 2022-03-21 | 61091位读者 | 引用大概在1年前,我们提出了旋转位置编码(RoPE),并发布了对应的预训练模型RoFormer。随着时间的推移,RoFormer非常幸运地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比如EleutherAI新发布的60亿和200亿参数的GPT模型中就用上了RoPE位置编码,Google新提出的FLASH模型论文中则明确指出了RoPE对Transformer效果有明显的提升作用。
与此同时,我们也一直在尝试继续加强RoFormer模型,试图让RoFormer的性能“更上一层楼”。经过近半年的努力,我们自认为取得了还不错的成果,因此将其作为“RoFormerV2”正式发布:
听说Attention与Softmax更配哦~
By 苏剑林 | 2022-04-07 | 79312位读者 | 引用不知道大家留意到一个细节没有,就是当前NLP主流的预训练模式都是在一个固定长度(比如512)上进行,然后直接将预训练好的模型用于不同长度的任务中。大家似乎也没有对这种模式有过怀疑,仿佛模型可以自动泛化到不同长度是一个“理所应当”的能力。
当然,笔者此前同样也没有过类似的质疑,直到前几天笔者做了Base版的GAU实验后才发现GAU的长度泛化能力并不如想象中好。经过进一步分析后,笔者才明白原来这种长度泛化的能力并不是“理所当然”的......
模型回顾
在《FLASH:可能是近来最有意思的高效Transformer设计》中,我们介绍了“门控注意力单元GAU”,它是一种融合了GLU和Attention的新设计。
除了效果,GAU在设计上给我们带来的冲击主要有两点:一是它显示了单头注意力未必就逊色于多头注意力,这奠定了它“快”、“省”的地位;二是它是显示了注意力未必需要Softmax归一化,可以换成简单的$\text{relu}^2$除以序列长度:
\begin{equation}\boldsymbol{A}=\frac{1}{n}\text{relu}^2\left(\frac{\mathcal{Q}(\boldsymbol{Z})\mathcal{K}(\boldsymbol{Z})^{\top}}{\sqrt{s}}\right)=\frac{1}{ns}\text{relu}^2\left(\mathcal{Q}(\boldsymbol{Z})\mathcal{K}(\boldsymbol{Z})^{\top}\right)\end{equation}
多标签“Softmax+交叉熵”的软标签版本
By 苏剑林 | 2022-05-07 | 51690位读者 | 引用(注:本文的相关内容已整理成论文《ZLPR: A Novel Loss for Multi-label Classification》,如需引用可以直接引用英文论文,谢谢。)
在《将“Softmax+交叉熵”推广到多标签分类问题》中,我们提出了一个用于多标签分类的损失函数:
\begin{equation}\log \left(1 + \sum\limits_{i\in\Omega_{neg}} e^{s_i}\right) + \log \left(1 + \sum\limits_{j\in\Omega_{pos}} e^{-s_j}\right)\label{eq:original}\end{equation}
这个损失函数有着单标签分类中“Softmax+交叉熵”的优点,即便在正负类不平衡的依然能够有效工作。但从这个损失函数的形式我们可以看到,它只适用于“硬标签”,这就意味着label smoothing、mixup等技巧就没法用了。本文则尝试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上述损失函数的一个软标签版本。
巧妙联系
多标签分类的经典方案就是转化为多个二分类问题,即每个类别用sigmoid函数$\sigma(x)=1/(1+e^{-x})$激活,然后各自用二分类交叉熵损失。当正负类别极其不平衡时,这种做法的表现通常会比较糟糕,而相比之下损失$\eqref{eq:original}$通常是一个更优的选择。
熵不变性Softmax的一个快速推导
By 苏剑林 | 2022-04-11 | 19696位读者 | 引用在文章《从熵不变性看Attention的Scale操作》中,我们推导了一版具有熵不变性质的注意力机制:
\begin{equation}Attention(Q,K,V) = softmax\left(\frac{\kappa \log n}{d}QK^{\top}\right)V\label{eq:a}\end{equation}
可以观察到,它主要是往Softmax里边引入了长度相关的缩放因子$\log n$来实现的。原来的推导比较繁琐,并且做了较多的假设,不利于直观理解,本文为其补充一个相对简明快速的推导。
推导过程
我们可以抛开注意力机制的背景,直接设有$s_1,s_2,\cdots,s_n\in\mathbb{R}$,定义
$$p_i = \frac{e^{\lambda s_i}}{\sum\limits_{i=1}^n e^{\lambda s_i}}$$
最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