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May

从动力学角度看优化算法(四):GAN的第三个阶段

在对GAN的学习和思考过程中,我发现我不仅学习到了一种有效的生成模型,而且它全面地促进了我对各种模型各方面的理解,比如模型的优化和理解视角、正则项的意义、损失函数与概率分布的联系、概率推断等等。GAN不单单是一个“造假的玩具”,而是具有深刻意义的概率模型和推断方法。

作为事后的总结,我觉得对GAN的理解可以粗糙地分为三个阶段:

1、样本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我们了解了GAN的“鉴别者-造假者”诠释,懂得从这个原理出发来写出基本的GAN公式(如原始GAN、LSGAN),比如判别器和生成器的loss,并且完成简单GAN的训练;同时,我们知道GAN有能力让图片更“真”,利用这个特性可以把GAN嵌入到一些综合模型中。

2、分布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我们会从概率分布及其散度的视角来分析GAN,典型的例子是WGAN和f-GAN,同时能基本理解GAN的训练困难问题,比如梯度消失和mode collapse等,甚至能基本地了解变分推断,懂得自己写出一些概率散度,继而构造一些新的GAN形式。

3、动力学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我们开始结合优化器来分析GAN的收敛过程,试图了解GAN是否能真的达到理论的均衡点,进而理解GAN的loss和正则项等因素如何影响的收敛过程,由此可以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训练策略,引导GAN模型到达理论均衡点,从而提高GAN的效果。

点击阅读全文...

19 Oct

让我们不厌其烦地回顾一下:最小熵原理是一个无监督学习的原理,“熵”就是学习成本,而降低学习成本是我们的不懈追求,所以通过“最小化学习成本”就能够无监督地学习出很多符合我们认知的结果,这就是最小熵原理的基本理念。

这篇文章里,我们会介绍一种相当漂亮的聚类算法,它同样也体现了最小熵原理,或者说它可以通过最小熵原理导出来,名为InfoMap,或者MapEquation。事实上InfoMap已经是2007年的成果了,最早的论文是《Maps of random walks on complex networks reveal community structure》,虽然看起来很旧,但我认为它仍是当前最漂亮的聚类算法,因为它不仅告诉了我们“怎么聚类”,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们一个“为什么要聚类”的优雅的信息论解释,并从这个解释中直接导出了整个聚类过程。

一个复杂有向图网络示意图。图片来自InfoMap最早的论文《Maps of random walks on complex networks reveal community structure》

一个复杂有向图网络示意图。图片来自InfoMap最早的论文《Maps of random walks on complex networks reveal community structure》

当然,它的定位并不仅仅局限在聚类上,更准确地说,它是一种图网络上的“社区发现”算法。所谓社区发现(Community Detection),大概意思是给定一个有向/无向图网络,然后找出这个网络上的“抱团”情况,至于详细含义,大家可以自行搜索一下。简单来说,它跟聚类相似,但是比聚类的含义更丰富。(还可以参考《什么是社区发现?》

点击阅读全文...

29 Jun

基于Bert的NL2SQL模型:一个简明的Baseline

在之前的文章《当Bert遇上Keras:这可能是Bert最简单的打开姿势》中,我们介绍了基于微调Bert的三个NLP例子,算是体验了一把Bert的强大和Keras的便捷。而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再添一个例子:基于Bert的NL2SQL模型。

NL2SQL的NL也就是Natural Language,所以NL2SQL的意思就是“自然语言转SQL语句”,近年来也颇多研究,它算是人工智能领域中比较实用的一个任务。而笔者做这个模型的契机,则是今年我司举办的首届“中文NL2SQL挑战赛”

首届中文NL2SQL挑战赛,使用金融以及通用领域的表格数据作为数据源,提供在此基础上标注的自然语言与SQL语句的匹配对,希望选手可以利用数据训练出可以准确转换自然语言到SQL的模型。

这个NL2SQL比赛算是今年比较大型的NLP赛事了,赛前投入了颇多人力物力进行宣传推广,比赛的奖金也颇丰富,唯一的问题是NL2SQL本身算是偏冷门的研究领域,所以注定不会太火爆,为此主办方也放出了一个Baseline,基于Pytorch写的,希望能降低大家的入门难度。

抱着“Baseline怎么能少得了Keras版”的心态,我抽时间自己用Keras做了做这个比赛,为了简化模型并且提升效果也加载了预训练的Bert模型,最终形成此文。

点击阅读全文...

3 Sep

百度实体链接比赛后记:行为建模和实体链接

前几个月曾参加了百度的实体链接比赛,这是CCKS2019的评测任务之一,官方称之为“实体链指”,比赛于前几个星期完全结束。笔者最终的F1是0.78左右(冠军是0.80),排在第14名,成绩并不突出(唯一的特色是模型很轻量级,GTX1060都可以轻松跑起来),所以本文只是纯粹的记录过程,大牛们请一笑置之~

本文的实体链接模型总图(可以点击查看大图)

本文的实体链接模型总图(可以点击查看大图)

赛题介绍

所谓实体链接,主要指的是在已有一个知识库的情况下,预测输入query的某个实体对应知识库id。也就是说,知识库里边记录了很多实体,对于同一个名字的实体可能会有多个解释,每个解释用一个唯一id编号,我们要做的就是预测query中的实体究竟对应哪一个解释(id)。这是基于知识图谱的问答系统的必要步骤。

点击阅读全文...

1 Mar

对抗训练浅谈:意义、方法和思考(附Keras实现)

当前,说到深度学习中的对抗,一般会有两个含义:一个是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GAN),代表着一大类先进的生成模型;另一个则是跟对抗攻击、对抗样本相关的领域,它跟GAN相关,但又很不一样,它主要关心的是模型在小扰动下的稳健性。本博客里以前所涉及的对抗话题,都是前一种含义,而今天,我们来聊聊后一种含义中的“对抗训练”。

本文包括如下内容:

1、对抗样本、对抗训练等基本概念的介绍;

2、介绍基于快速梯度上升的对抗训练及其在NLP中的应用;

3、给出了对抗训练的Keras实现(一行代码调用);

4、讨论了对抗训练与梯度惩罚的等价性;

5、基于梯度惩罚,给出了一种对抗训练的直观的几何理解。

点击阅读全文...

10 Jun

无监督分词和句法分析!原来BERT还可以这样用

BERT的一般用法就是加载其预训练权重,再接一小部分新层,然后在下游任务上进行finetune,换句话说一般的用法都是有监督训练的。基于这个流程,我们可以做中文的分词、NER甚至句法分析,这些想必大家就算没做过也会有所听闻。但如果说直接从预训练的BERT(不finetune)就可以对句子进行分词,甚至析出其句法结构出来,那应该会让人感觉到意外和有趣了。

本文介绍ACL 2020的论文《Perturbed Masking: Parameter-free Probing for Analyzing and Interpreting BERT》,里边提供了直接利用Masked Language Model(MLM)来分析和解释BERT的思路,而利用这种思路,我们可以无监督地做到分词甚至句法分析。

基于BERT的“token-token”相关度计算图示

基于BERT的“token-token”相关度计算图示

点击阅读全文...

10 Jul

强大的NVAE:以后再也不能说VAE生成的图像模糊了

昨天早上,笔者在日常刷arixv的时候,然后被一篇新出来的论文震惊了!论文名字叫做《NVAE: A Deep Hierarchical Variational Autoencoder》,顾名思义是做VAE的改进工作的,提出了一个叫NVAE的新模型。说实话,笔者点进去的时候是不抱什么希望的,因为笔者也算是对VAE有一定的了解,觉得VAE在生成模型方面的能力终究是有限的。结果,论文打开了,呈现出来的画风是这样的:

NVAE的人脸生成效果

NVAE的人脸生成效果

然后笔者的第一感觉是这样的:

W!T!F! 这真的是VAE生成的效果?这还是我认识的VAE么?看来我对VAE的认识还是太肤浅了啊,以后再也不能说VAE生成的图像模糊了...

点击阅读全文...

15 Sep

殊途同归的策略梯度与零阶优化

深度学习如此成功的一个巨大原因就是基于梯度的优化算法(SGD、Adam等)能有效地求解大多数神经网络模型。然而,既然是基于梯度,那么就要求模型是可导的,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时常会有求解不可导模型的需求,典型的例子就是直接优化准确率、F1、BLEU等评测指标,或者在神经网络里边加入了不可导模块(比如“跳读”操作)。

Gradient

Gradient

本文将简单介绍两种求解不可导的模型的有效方法:强化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策略梯度(Policy Gradient),以及干脆不需要梯度的零阶优化(Zeroth Order Optimization)。表面上来看,这是两种思路完全不一样的优化方法,但本文将进一步证明,在一大类优化问题中,其实两者基本上是等价的。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