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帆技术的粗浅分析
By 苏剑林 | 2010-10-24 | 38733位读者 | 引用11月03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绝唱”
By 苏剑林 | 2010-10-30 | 18650位读者 | 引用“天地图”试用——很细致,有瑕疵
By 苏剑林 | 2010-10-30 | 20014位读者 | 引用当酸溶液遇到了更多的水时...
By 苏剑林 | 2010-10-31 | 25916位读者 | 引用警察捉贼,追牛问题,导弹跟踪
By 苏剑林 | 2010-11-06 | 55315位读者 | 引用王二小的牛跑了,当他发现时,牛在他正南方300米。且一直向正西方向匀速的跑,王二小立即追牛,他不是朝着一个固定的方向,而是每时每刻都朝着牛的方向跑,且速度是牛速度的4/3倍。当他追上牛时王二小共跑了多远?
问题分析
咋看起来,追牛和导弹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件事:一个是生活小事,一个是物理问题,怎么能够扯到一块呢?
回想一下平时警察抓小偷的过程。警察不是物理学家,不会也可不能先去研究小偷的逃走路线函数,然后设计最小追赶时间的路程吧?那么,在不能预知小偷逃跑路线的前提下,警察要怎样捉小偷呢?很简单,盯死他!是的,只要你以更快的速度,一直朝着他跑,总能够追到的。继续联想下:要想用导弹跟踪摧毁一首敌舰,不也是只能够采用这种方式吗?回看文章开始的“追牛问题”,本质上不是一样的吗?以下是上海交大提出的导弹跟踪问题:
为什么是抛物线?——聚光面研究
By 苏剑林 | 2010-11-07 | 92358位读者 | 引用意犹未尽——继续光学曲线
By 苏剑林 | 2010-11-13 | 54256位读者 | 引用《自然极值》系列——1.前言
By 苏剑林 | 2010-11-27 | 54153位读者 | 引用附:期中考过后,课程紧了,自由时间少了,因此科学空间的更新也放缓了。不过BoJone也会尽量地更新一些内容,和大家一同分享学习的乐趣。
上一周和这一周的时间里,BoJone将自己学习物理和极值的一些内容进行了总结和整合,写成了《自然极值》一文。因此从今天起,到十二月的大多数时间里,科学空间将和大家讲述并讨论关于“极值”的问题,希望读者会喜欢这部分内容。当然,我不是专业的研究人员,更不是经验丰富的物理和数学教师,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因此,错误在所难免,只希望同好不吝指出,更希冀能够起到我抛出的这一块“砖”能够引出美妙的“玉”。
最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