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ep

玩转Keras之seq2seq自动生成标题

话说自称搞了这么久的NLP,我都还没有真正跑过NLP与深度学习结合的经典之作——seq2seq。这两天兴致来了,决定学习并实践一番seq2seq,当然最后少不了Keras实现了。

seq2seq可以做的事情非常多,我这挑选的是比较简单的根据文章内容生成标题(中文),也可以理解为自动摘要的一种。选择这个任务主要是因为“文章-标题”这样的语料对比较好找,能快速实验一下。

seq2seq简介

所谓seq2seq,就是指一般的序列到序列的转换任务,比如机器翻译、自动文摘等等,这种任务的特点是输入序列和输出序列是不对齐的,如果对齐的话,那么我们称之为序列标注,这就比seq2seq简单很多了。所以尽管序列标注任务也可以理解为序列到序列的转换,但我们在谈到seq2seq时,一般不包含序列标注。

要自己实现seq2seq,关键是搞懂seq2seq的原理和架构,一旦弄清楚了,其实不管哪个框架实现起来都不复杂。早期有一个第三方实现的Keras的seq2seq库,现在作者也已经放弃更新了,也许就是觉得这么简单的事情没必要再建一个库了吧。可以参考的资料还有去年Keras官方博客中写的《A ten-minute introduction to sequence-to-sequence learning in Keras》

点击阅读全文...

29 Sep

f-GAN简介:GAN模型的生产车间

今天介绍一篇比较经典的工作,作者命名为f-GAN,他在文章中给出了通过一般的$f$散度来构造一般的GAN的方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论文就是一个GAN模型的“生产车间”,它一般化的囊括了很多GAN变种,并且可以启发我们快速地构建新的GAN变种(当然有没有价值是另一回事,但理论上是这样)。

局部变分

整篇文章对$f$散度的处理事实上在机器学习中被称为“局部变分方法”,它是一种非常经典且有用的估算技巧。事实上本文将会花大部分篇幅介绍这种估算技巧在$f$散度中的应用结果。至于GAN,只不过是这个结果的基本应用而已。

f散度

首先我们还是对$f$散度进行基本的介绍。所谓$f$散度,是KL散度的一般化:
$$\begin{equation}\mathcal{D}_f(P\Vert Q) = \int q(x) f\left(\frac{p(x)}{q(x)}\right)dx\label{eq:f-div}\end{equation}$$
注意,按照通用的约定写法,括号内是$p/q$而不是$q/p$,大家不要自然而言地根据KL散度的形式以为是$q/p$。

点击阅读全文...

2 Oct

深度学习的互信息:无监督提取特征

随机采样的KNN样本

随机采样的KNN样本

对于NLP来说,互信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衡量了两个东西的本质相关性。本博客中也多次讨论过互信息,而我也对各种利用互信息的文章颇感兴趣。前几天在机器之心上看到了最近提出来的Deep INFOMAX模型,用最大化互信息来对图像做无监督学习,自然也颇感兴趣,研读了一番,就得到了本文。

本文整体思路源于Deep INFOMAX的原始论文,但并没有照搬原始模型,而是按照这自己的想法改动了模型(主要是先验分布部分),并且会在相应的位置进行注明。

我们要做什么

自编码器

特征提取是无监督学习中很重要且很基本的一项任务,常见形式是训练一个编码器将原始数据集编码为一个固定长度的向量。自然地,我们对这个编码器的基本要求是:保留原始数据的(尽可能多的)重要信息

我们怎么知道编码向量保留了重要信息呢?一个很自然的想法是这个编码向量应该也要能还原出原始图片出来,所以我们还训练一个解码器,试图重构原图片,最后的loss就是原始图片和重构图片的mse。这导致了标准的自编码器的设计。后来,我们还希望编码向量的分布尽量能接近高斯分布,这就导致了变分自编码器。

重构的思考

点击阅读全文...

29 Nov

Dropout视角下的MLM和MAE:一些新的启发

大家都知道,BERT的MLM(Masked Language Model)任务在预训练和微调时的不一致,也就是预训练出现了[MASK]而下游任务微调时没有[MASK],是经常被吐槽的问题,很多工作都认为这是影响BERT微调性能的重要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很多改进,如XL-NETELECTRAMacBERT等。本文我们将从Dropout的角度来分析MLM的这种不一致性,并且提出一种简单的操作来修正这种不一致性。

同样的分析还可以用于何凯明最近提出的比较热门的MAE(Masked Autoencoder)模型,结果是MAE相比MLM确实具有更好的一致性,由此我们可以引出一种可以能加快训练速度的正则化手段。

Dropout

首先,我们重温一下Dropout。从数学上来看,Dropout是通过伯努利分布来为模型引入随机噪声的操作,所以我们也简单复习一下伯努利分布。

点击阅读全文...

10 Dec

BiGAN-QP:简单清晰的编码&生成模型

前不久笔者通过直接在对偶空间中分析的思路,提出了一个称为GAN-QP的对抗模型框架,它的特点是可以从理论上证明既不会梯度消失,又不需要L约束,使得生成模型的搭建和训练都得到简化。

GAN-QP是一个对抗框架,所以理论上原来所有的GAN任务都可以往上面试试。前面《不用L约束又不会梯度消失的GAN,了解一下?》一文中我们只尝试了标准的随机生成任务,而这篇文章中我们尝试既有生成器、又有编码器的情况:BiGAN-QP。

BiGAN与BiGAN-QP

注意这是BiGAN,不是前段时间很火的BigGAN,BiGAN是双向GAN(Bidirectional GAN),提出于《Adversarial feature learning》一文,同期还有一篇非常相似的文章叫做《Adversarially Learned Inference》,提出了叫做ALI的模型,跟BiGAN差不多。总的来说,它们都是往普通的GAN模型中加入了编码器,使得模型既能够具有普通GAN的随机生成功能,又具有编码器的功能,可以用来提取有效的特征。把GAN-QP这种对抗模式用到BiGAN中,就得到了BiGAN-QP。

话不多说,先来上效果图(左边是原图,右边是重构):

BiGAN-QP重构效果图

BiGAN-QP重构效果图

点击阅读全文...

22 Oct

RSGAN:对抗模型中的“图灵测试”思想

这两天无意间发现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工作,称为“相对GAN”,简称RSGAN,来自文章《The relativistic discriminator: a key element missing from standard GAN》,据说该文章还得到了GAN创始人Goodfellow的点赞。这篇文章提出了用相对的判别器来取代标准GAN原有的判别器,使得生成器的收敛更为迅速,训练更为稳定。

可惜的是,这篇文章仅仅从训练和实验角度对结果进行了论述,并没有进行更深入的分析,以至于不少人觉得这只是GAN训练的一个trick。但是在笔者来看,RSGAN具有更为深刻的含义,甚至可以看成它已经开创了一个新的GAN流派。所以,笔者决定对RSGAN模型及其背后的内涵做一个基本的介绍。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除了结果一样之外,本文的介绍过程跟原论文相比几乎没有重合之处。

“图灵测试”思想

SGAN

SGAN就是标准的GAN(Standard GAN)。就算没有做过GAN研究的读者,相信也从各种渠道了解到GAN的大概原理:“造假者”不断地进行造假,试图愚弄“鉴别者”;“鉴别者”不断提高鉴别技术,以分辨出真品和赝品。两者相互竞争,共同进步,直到“鉴别者”无法分辨出真、赝品了,“造假者”就功成身退了。

在建模时,通过交替训练实现这个过程:固定生成器,训练一个判别器(二分类模型),将真实样本输出1,将伪造样本输出0;然后固定判别器,训练生成器让伪造样本尽可能输出1,后面这一步不需要真实样本参与。

问题所在

然而,这个建模过程似乎对判别器的要求过于苛刻了,因为判别器是孤立运作的:训练生成器时,真实样本没有参与,所以判别器必须把关于真实样本的所有属性记住,这样才能指导生成器生成更真实的样本。

点击阅读全文...

30 Oct

缅怀金庸 | 愿你登上10930小行星继续翱翔

金庸大师

金庸大师

金庸走了,享年94岁。

虽然说这些高龄大师们,不管是科学家还是文学家,他们在晚年基本上都不会有什么产出,过于理性的话会有“去了就去了,好像也没有什么损失”的感觉。然而,事实是大师的逝去总让我们有一种悲伤的震撼感,总让我们觉得似乎一个时代又逝去了。霍金是这样,金庸也是这样。

对于金老爷子来说,是一个武侠时代过去了,是一个江湖过去了。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这个对联描述了金庸的14部作品,加上《越女剑》,就构成了他的15部武侠小说。金庸用这15部小说,描述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江湖,不,说江湖好象都太小了,读完这15部作品,你会感觉他描述了整个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整个社会。

点击阅读全文...

20 Nov

不用L约束又不会梯度消失的GAN,了解一下?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发现我也掉到了GAN的大坑里边了,唉,争取早日能跳出来...

这篇博客介绍的是我最近提交到arxiv的一个关于GAN的新框架,里边主要介绍了一种对概率散度的新理解,并且基于这种理解推导出了一个新的GAN。整篇文章比较偏理论,对这个GAN的相关性质都做了完整的论证,自认为是一个理论完备的结果。

文章链接:https://papers.cool/arxiv/1811.07296

先摆结论:

1、论文提供了一种分析和构造概率散度的直接思路,从而简化了构建新GAN框架的过程。

2、推导出了一个称为GAN-QP的GAN框架$\eqref{eq:gan-gp-gd}$,这个GAN不需要像WGAN那样的L约束,又不会有SGAN的梯度消失问题,实验表明它至少有不逊色于、甚至优于WGAN的表现。

GAN-QP效果图

GAN-QP效果图

论文的实验最大做到了512x512的人脸生成(CelebA HQ),充分表明了模型的有效性(效果不算完美,但是模型特别简单)。有兴趣的朋友,欢迎继续阅读下去。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