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驿站感谢国家天文台LAMOST项目之“宇宙驿站”提供网络空间和数据库资源! 感谢国家天文台崔辰州博士等人的多方努力和技术支持!

版权科学空间致力于知识分享,所以欢迎您转载本站文章,但转载本站内容必须遵循 署名-非商业用途-保持一致 的创作共用协议。

参与科学空间

为了保证你的利益,推荐你注册为本站会员。同时欢迎通过邮件或留言进行交流、建议或反馈科学空间的问题。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查看全站文章归档页

6 Aug

“让Keras更酷一些!”:精巧的层与花式的回调

Keras伴我走来

回想起进入机器学习领域的这两三年来,Keras是一直陪伴在笔者的身边。要不是当初刚掉进这个坑时碰到了Keras这个这么易用的框架,能快速实现我的想法,我也不确定我是否能有毅力坚持下来,毕竟当初是theano、pylearn、caffe、torch等的天下,哪怕在今天它们对我来说仍然像天书一般。

后来为了拓展视野,我也去学习了一段时间的tensorflow,用纯tensorflow写过若干程序,但不管怎样,仍然无法割舍Keras。随着对Keras的了解的深入,尤其是花了一点时间研究过Keras的源码后,我发现Keras并没有大家诟病的那样“欠缺灵活性”。事实上,Keras那精巧的封装,可以让我们轻松实现很多复杂的功能。我越来越感觉,Keras像是一件非常精美的艺术品,充分体现了Keras的开发者们深厚的创作功力。

本文介绍Keras中自定义模型的一些内容,相对而言,这属于Keras进阶的内容,刚入门的朋友请暂时忽略。

层的自定义

这里介绍Keras中自定义层及其一些运用技巧,在这之中我们可以看到Keras层的精巧之处。

点击阅读全文...

29 Jul

基于GRU和AM-Softmax的句子相似度模型

搞计算机视觉的朋友会知道,AM-Softmax是人脸识别中的成果。所以这篇文章就是借鉴人脸识别的做法来做句子相似度模型,顺便介绍在Keras下各种margin loss的写法。

背景

细想之下会发现,句子相似度与人脸识别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已有的做法

在我搜索到的资料中,深度学习做句子相似度模型,就只有两种做法:一是输入一对句子,然后输出一个0/1标签代表相似程度,也就是视为一个二分类问题,比如《Learning Text Similarity with Siamese Recurrent Networks》中的模型是这样的

将句子相似度视为二分类模型

将句子相似度视为二分类模型

包括今年拍拍贷的“魔镜杯”,也是这种格式。另外一种做法是输入一个三元组“(句子A,跟A相似的句子,跟A不相似的句子)”,然后用triplet loss的做法解决,比如文章《Applying Deep Learning To Answer Selection: A Study And An Open Task》中的做法。

这两种做法其实也可以看成是一种,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loss和训练方法有所差别。但是,这两种方法却都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负样本采样严重不足,导致效果提升非常慢。

点击阅读全文...

18 Jul

用变分推断统一理解生成模型(VAE、GAN、AAE、ALI)

前言:我小学开始就喜欢纯数学,后来也喜欢上物理,还学习过一段时间的理论物理,直到本科毕业时,我才慢慢进入机器学习领域。所以,哪怕在机器学习领域中,我的研究习惯还保留着数学和物理的风格:企图从最少的原理出发,理解、推导尽可能多的东西。这篇文章是我这个理念的结果之一,试图以变分推断作为出发点,来统一地理解深度学习中的各种模型,尤其是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GAN。本文已经挂到arxiv上,需要读英文原稿的可以移步到《Variational Inference: A Unified Framework of Generative Models and Some Revelations》

下面是文章的介绍。其实,中文版的信息可能还比英文版要稍微丰富一些,原谅我这蹩脚的英语...

摘要:本文从一种新的视角阐述了变分推断,并证明了EM算法、VAE、GAN、AAE、ALI(BiGAN)都可以作为变分推断的某个特例。其中,论文也表明了标准的GAN的优化目标是不完备的,这可以解释为什么GAN的训练需要谨慎地选择各个超参数。最后,文中给出了一个可以改善这种不完备性的正则项,实验表明该正则项能增强GAN训练的稳定性。

近年来,深度生成模型,尤其是GAN,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在我们已经可以找到数十个乃至上百个GAN的变种。然而,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凭着经验改进的,鲜有比较完备的理论指导。

本文的目标是通过变分推断来给这些生成模型建立一个统一的框架。首先,本文先介绍了变分推断的一个新形式,这个新形式其实在博客以前的文章中就已经介绍过,它可以让我们在几行字之内导出变分自编码器(VAE)和EM算法。然后,利用这个新形式,我们能直接导出GAN,并且发现标准GAN的loss实则是不完备的,缺少了一个正则项。如果没有这个正则项,我们就需要谨慎地调整超参数,才能使得模型收敛。

点击阅读全文...

7 Jul

从SamplePairing到mixup:神奇的正则项

SamplePairingmixup是两种一脉相承的图像数据扩增手段,它们看起来很不合理,而操作则非常简单,但结果却非常漂亮:在多个图像分类任务中都表明它们能提高最终分类模型的精度。

某些读者会困惑于一个问题:为什么如此不合理的数据扩增手段,能得到如此好的效果?而本文则要表明,它们看起来是一种数据扩增方法,事实上它们是对模型的一种正则化方案。正如周星驰的电影《国产凌凌漆》的一句经典台词: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吹风机,其实它是一个刮胡刀。

数据扩增

让我们从数据扩增说起。数据扩增是指我们在对原始数据做一些简单的变换后,它们对应的类别往往不会变化,所以我们可以在原来数据的基础上,“造”出更多的数据来。比如一幅小狗的照片,将它水平翻转、轻微的旋转、裁剪、平移等操作后,我们认为它的类别没有变化,它还是原来的那只狗。这样一来,从一个样本我们可以衍生出好几个样本,从而增加了训练样本量。

狗

旋转的狗

旋转的狗

点击阅读全文...

分类:信息时代    标签:模型 阅读全文 15 评论
27 Jun

从动力学角度看优化算法(一):从SGD到动量加速

在这个系列中,我们来关心优化算法,而本文的主题则是SGD(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随机梯度下降),包括带Momentum和Nesterov版本的。对于SGD,我们通常会关心的几个问题是:

SGD为什么有效?
SGD的batch size是不是越大越好?
SGD的学习率怎么调?
Momentum是怎么加速的?
Nesterov为什么又比Momentum稍好?
...

这里试图从动力学角度分析SGD,给出上述问题的一些启发性理解。

梯度下降

既然要比较谁好谁差,就需要知道最好是什么样的,也就是说我们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训练目标分析

假设全部训练样本的集合为$\boldsymbol{S}$,损失度量为$L(\boldsymbol{x};\boldsymbol{\theta})$,其中$\boldsymbol{x}$代表单个样本,而$\boldsymbol{\theta}$则是优化参数,那么我们可以构建损失函数
$$L(\boldsymbol{\theta}) = \frac{1}{|\boldsymbol{S}|}\sum_{\boldsymbol{x}\in\boldsymbol{S}} L(\boldsymbol{x};\boldsymbol{\theta})\tag{1}$$
训练的终极目标,则是找到$L(\boldsymbol{\theta})$的一个全局最优点(这里的最优是“最小”的意思)。

点击阅读全文...

23 Jun

貌离神合的RNN与ODE:花式RNN简介

本来笔者已经决心不玩RNN了,但是在上个星期思考时忽然意识到RNN实际上对应了ODE(常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这为我一直以来想做的事情——用深度学习来解决一些纯数学问题——提供了思路。事实上这是一个颇为有趣和有用的结果,遂介绍一翻。顺便地,本文也涉及到了自己动手编写RNN的内容,所以本文也可以作为编写自定义的RNN层的一个简单教程

注:本文并非前段时间的热点“神经ODE”的介绍(但有一定的联系)。

RNN基本

什么是RNN?

众所周知,RNN是“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跟CNN不同,RNN可以说是一类模型的总称,而并非单个模型。简单来讲,只要是输入向量序列$(\boldsymbol{x}_1,\boldsymbol{x}_2,\dots,\boldsymbol{x}_T)$,输出另外一个向量序列$(\boldsymbol{y}_1,\boldsymbol{y}_2,\dots,\boldsymbol{y}_T)$,并且满足如下递归关系
$$\boldsymbol{y}_t=f(\boldsymbol{y}_{t-1}, \boldsymbol{x}_t, t)\tag{1}$$
的模型,都可以称为RNN。也正因为如此,原始的朴素RNN,还有改进的如GRU、LSTM、SRU等模型,我们都称为RNN,因为它们都可以作为上式的一个特例。还有一些看上去与RNN没关的内容,比如前不久介绍的CRF的分母的计算,实际上也是一个简单的RNN。

说白了,RNN其实就是递归计算

点击阅读全文...

13 Jun

“噪声对比估计”杂谈:曲径通幽之妙

说到噪声对比估计,或者“负采样”,大家可能立马就想到了Word2Vec。事实上,它的含义远不止于此,噪音对比估计(NCE, Noise Contrastive Estimation)是一个迂回但却异常精美的技巧,它使得我们在没法直接完成归一化因子(也叫配分函数)的计算时,就能够去估算出概率分布的参数。本文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下NCE的曲径通幽般的美妙。

注:由于出发点不同,本文所介绍的“噪声对比估计”实际上更偏向于所谓的“负采样”技巧,但两者本质上是一样的,在此不作区分。

问题起源

问题的根源是难分难舍的指数概率分布~

指数族分布

在很多问题中都会出现指数族分布,即对于某个变量$\boldsymbol{x}$的概率$p(\boldsymbol{x})$,我们将其写成
$$p(\boldsymbol{x}) = \frac{e^{G(\boldsymbol{x})}}{Z}\tag{1}$$
其中$G(\boldsymbol{x})$是$\boldsymbol{x}$的某个“能量”函数,而$Z=\sum_{\boldsymbol{x}} e^{G(\boldsymbol{x})}$则是归一化常数,也叫配分函数。这种分布也称为“玻尔兹曼分布”。

点击阅读全文...

7 Jun

python简单实现gillespie模拟

由于专业需求,需要做主方程的随机模拟。在网上并没有找到适合的Python实现,遂自己写了一个,分享一下源码。至于gillespie算法本身就不介绍了,有需要的读者自然会懂,没需要的读者不建议去懂。

源码

其实基本的gillespie模拟算法很简单,也很好实现,下面就是一个参考例子: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