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得令人尴尬的FSQ:“四舍五入”超越了VQ-VAE
By 苏剑林 | 2023-10-31 | 87728位读者 |正如“XXX is all you need”一样,有不少论文都以“简单得令人尴尬”命名(An Embarrassingly Simple XXX),但在笔者看来,这些论文大多数都是噱头多于实力。不过,笔者最近阅读到的一篇论文,真的让人不由得发出“简单得令人尴尬”的感叹~
论文的标题是《Finite Scalar Quantization: VQ-VAE Made Simple》,顾名思义,这是一篇旨在用FSQ(Finite Scalar Quantization)简化VQ-VAE的工作。随着生成模型、多模态LLM的逐渐流行,VQ-VAE及其后续工作也作为“图像的Tokenizer”而“水涨船高”。然而,VQ-VAE的训练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而FSQ这篇论文则声称通过更简单的“四舍五入”就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并且有着效果更好、收敛更快、训练更稳的优点。
FSQ真有这么神奇?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一下。
VQ #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VQ”。VQ全称是“Vector Quantize”,可以翻译为“向量量子化”或者“向量量化”,是指将无限、连续的编码向量映射为有限、离散的整数数字的一种技术。如果我们将VQ应用在自编码器的中间层,那么可以在压缩输入大小的同时,让编码结果成为一个离散的整数序列。
假设自编码器的重构损失能够让我们满意,那么这个整数序列就是原始图像的等价物,所有关于原始图像的操作都可以转化为整数序列上的操作。比如我们想训练图像生成模型,就只需要训练整数序列生成模型,而这跟本文生成等价,所以我们可以用它来训练一个GPT,模型和流程都跟文本一模一样,训练完成后,我们就可以从GPT模型中采样整数序列,然后送到解码器中得到图像,从而完完成了图像生成模型的构建。说白了,“VQ+自编码器”将任意输入都转化为跟文本一致的整数序列,统一了不同模态数据的输入形式,同时也统一了它们的处理和生成模型。
而这样的一个带有VQ功能的自编码器,就被称为“VQ-VAE”。
AE #
早在四年前的文章《VQ-VAE的简明介绍:量子化自编码器》中我们就介绍过了VQ-VAE,尽管被冠以“VAE(Variational AutoEncoder)”之名,但它实际上跟VAE没啥关系,如上一节所说,它只是一个带有VQ功能的AE(AutoEncoder)。
既然是AE,那么有encoder和decoder,一个普通的AE是这样的:
\begin{equation}z = encoder(x),\quad \hat{x}=decoder(z),\quad \mathcal{L}=\Vert x - \hat{x}\Vert^2 \end{equation}
VQ-VAE则稍微复杂一些:
\begin{equation}\begin{aligned}
z =&\, encoder(x)\\[5pt]
z_q =&\, z + \text{sg}[e_k - z],\quad k = \mathop{\text{argmin}}_{i\in\{1,2,\cdots,K\}} \Vert z - e_i\Vert\\
\hat{x} =&\, decoder(z_q)\\[5pt]
\mathcal{L} =&\, \Vert x - \hat{x}\Vert^2 + \beta\Vert e_k - \text{sg}[z]\Vert^2 + \gamma\Vert z - \text{sg}[e_k]\Vert^2
\end{aligned}\label{eq:vqvae}\end{equation}
让我们来逐步解释一下。首先,第一步是相同的,输入$x$到encoder中,输出编码向量$z$。然而,我们并不是直接将$z$输入到decoder中,而是先维护一个编码向量表$\{e_1,e_2,\cdots,e_K\}$(Codebook),从中选取与$z$最相近的一个$e_k$送入到decoder中进行重构$x$。由于编码表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也可以将实际的编码结果理解为一个整数(即与$z$最相近的$e_k$的$k$),这就是VQ-VAE中“VQ”的含义。
当然,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重构的清晰度,encoder的输出可能是多个向量,每个向量经历同样的量化步骤变成一个整数,所以结果就是一张原本在连续实数空间的图片,被编码VQ-VAE编码为了一个整数的序列,这跟文本Tokenizer的作用是类似的,所以就有了“图像的Tokenizer”的说法。
梯度 #
然而,由于整个前向计算的流程中出现了$\mathop{\text{argmin}}$,所以梯度无法回传到encoder,这意味着我们无法优化encoder。此时常见的手段是Gumbel Softmax,但Gumbel Softmax的效果通常也是次优的,所以作者巧妙地借助了Straight-Through为VQ-VAE设计了更好的梯度。可以说,这是VQ-VAE最精彩的内容,它告诉我们什么“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都是虚的,“Gradient”才是真正的“all we need”!
具体来说,VQ-VAE利用了深度学习框架基本上都自带的stop_gradient(即公式中的$\text{sg}$)函数来自定义梯度,所有经过$\text{sg}$的输入,都会保持同样的输出,但梯度被强迫为零。所以对于式$\eqref{eq:vqvae}$中的$z_q$,我们有
\begin{equation}z_q = e_k,\quad \nabla z_q = \nabla z\label{eq:sg}\end{equation}
这样一来,送入decoder的还是量化过后的$e_k$,但优化器求梯度时用的是$z$,而$z$是encoder出来的,所以encoder也能够被优化了。这个操作就叫做“Straight-Through Estimator(STE)”,是为神经网络的不可导模块设计梯度的常用技巧之一。
由于基于梯度的优化器依然是当前的主流,所以直接设计梯度往往比设计loss更贴近本质,当然通常也更难、更让人由衷地赞叹。
Loss #
不顾,事情还没完,此时有两个问题:1、现在encoder是有梯度了,但是编码表$e_1,e_2,\cdots,e_K$却没了梯度;2、$\text{sg}$虽然可以随意定义梯度,但不是胡乱定义一个梯度都可以成功优化模型的。从$\eqref{eq:sg}$可以看成,要使它在数学上严格成立,那么唯一的解是$e_k=z$,这告诉我们如果STE是合理的,那么$e_k$与$z$至少是相近的。于是为了梯度的合理性,同时也为了优化编码表,我们还可以补充一项辅助loss:
\begin{equation}\Vert e_k - z\Vert^2\label{eq:ez}\end{equation}
这样既可以迫使$e_k$与$z$接近,又可以让$e_k$也拥有了梯度,一举两得!但细想之下,还是有点美中不足:理论上encoder和decoder的重构loss已经足够优化$z$了,所以额外引入的一项应该主要用来优化$e_k$,而不应该反过来明显影响$z$。为此,我们再次利用$\text{sg}$技巧,不难证明式$\eqref{eq:ez}$的梯度等价于
\begin{equation}\Vert e_k - \text{sg}[z]\Vert^2 + \Vert z - \text{sg}[e_k]\Vert^2\end{equation}
第一项把$z$的梯度停掉了,剩下$e_k$的梯度,第二项则反过来,目前两项是$1:1$的权重求和,意味着两项相同程度地相互影响,而刚才我们说了,这辅助loss应该主要用来优化$e_k$而不是$z$,所以我们引入$\beta > \gamma > 0$,将辅助loss改为
\begin{equation}\beta\Vert e_k - \text{sg}[z]\Vert^2 + \gamma\Vert z - \text{sg}[e_k]\Vert^2\label{eq:ez2}\end{equation}
然后再加到重构loss中,就得到了VQ-VAE总的loss了
除此之外,$e_k$的优化还有另外的方案:首先将式$\eqref{eq:ez2}$的$\beta$置零,这样一来$e_k$就又没有梯度了;然后我们观察到,VQ-VAE的VQ操作其实跟K-Means聚类是有点相似的,$e_1,e_2,\cdots,e_K$相当于是$K$个聚类中心。根据我们对K-Means的了解,聚类中心等于该类的所有向量的平均,所以$e_k$的一种优化方案就是$z$的滑动平均
\begin{equation}e_k^{(t)} = \alpha e_k^{(t-1)} + (1-\alpha) z \end{equation}
这等价于指定使用SGD优化$\Vert e_k - \text{sg}[z]\Vert^2$这一项loss(其他项可以用Adam等)。该方案被VQ-VAE-2所使用。
FSQ #
可能有些读者疑惑,本文的主题不是FSQ吗?前面介绍VQ-VAE的篇幅是不是有点多了?事实上,由于FSQ完全对得起“简单得令人尴尬”这个评价,相比VQ-VAE,介绍FSQ只需要“寥寥几行”,所以VQ-VAE不写长点,这篇博客就没几个字了哈~当然,将VQ-VAE写详细一点,也能让大家更深刻体会到FSQ的简单。
准确来说,FSQ只是用来替代VQ-VAE中的“VQ”的,它的离散化思路非常非常简单,就是“四舍五入”。首先,假设我们有一个标量$t\in\mathbb{R}$,我们定义:
\begin{equation}\text{FSQ}(t)\triangleq \text{Round}[(L-1)\sigma(t)] \end{equation}
这里的$L\in\mathbb{N}$是一个超参数,$\sigma(x)=1/(1+e^{-x})$就是sigmoid函数(原论文用了$\tanh$,笔者认为用sigmoid更科学),$\text{Round}$就是四舍五入为一个整数,所以不难看出$\text{FSQ}(t)\in\{0,1,\cdots,L-1\}$,即FSQ运算将输出限制在了$L$个整数之中,从而实现了离散化。当然,多数情况下一个标量还不够,对于$z\in\mathbb{R}^d$,每一维可以执行FSQ运行,于是
\begin{equation}\text{FSQ}(z) = \text{Round}[(L-1)\sigma(z)]\in\{0,1,\cdots,L-1\}^d \end{equation}
即$d$维向量$z$被离散为$L^d$个整数之一。但要注意,$\text{Round}$操作同样是没有梯度的(或者说梯度为零),不过经过VQ-VAE的铺垫,有些读者可能已经猜到接下来要做什么了:同样是利用STE技巧
\begin{equation}\text{FSQ}(z) = (L-1)\sigma(z) + \text{sg}\big[\text{Round}[(L-1)\sigma(z)] - (L-1)\sigma(z)\big] \end{equation}
即反向传播用$\text{Round}$之前的$(L-1)\sigma(z)$求梯度。由于$\text{Round}$前后本身是数值近似的,所以FSQ不需要额外loss来迫使近似的出现,也没有额外的编码表需要更新,FSQ的简洁可见一斑!
实验 #
如果将VQ理解为直接将编码向量聚类为$K$个不同的类别,那么FSQ就是将编码向量归纳出$d$个属性,每个属性划分为了$L$个等级,从而直接表达了$L^d$个不同的整数。当然,从最一般的考虑,每个属性的等级数也可以是不相同的$L_1,L_2,\cdots,L_d$,从而不同的组合数为$L_1 L_2\cdots L_d$。
按照原论文的建议$L\geq 5$(之前的LFQ则相当于$L=2$),所以如果要对齐VQ-VAE的编码数量$K$的话,对于FSQ来说应该有$d = \log_L K$,即FSQ对编码向量的维度$d$是有限制的(一般就只是个位数),并且通常是远小于VQ-VAE的编码维度(一般是三位数),这个直接后果是当编码总数$K$比较小(从而$d$也比较小)时,FSQ的效果通常不如VQ:
从图上可以看到,当编码表大小在1000左右时,FSQ与VQ的效果接近;当编码表大小明显超过1000时,FSQ占优;反之当编码表大小明显小于1000时,则VQ占优,这跟笔者自己的实验结果相近。笔者的参考代码为:
Github: https://github.com/bojone/FSQ
其他实验就是比较常规的证明FSQ比VQ更优异的各种任务实验了,读者自行阅读原论文就好。
思考 #
从形式上来看,假设$K=L^d$,那么VQ就好比是“一个$L^d$类的分类器”,而FSQ则是“$d$个$L$级的打分器”,不管是从参数量、几何直观或者表达能力来看,其实FSQ都不如VQ,但为什么FSQ有机会取得比VQ更好的结果呢?笔者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encoder和decoder太强。虽然FSQ本身弱一些,但是encoder和decoder都足够强了,所以基于神经网络的万能拟合能力假设,FSQ相对于VQ的劣势,完全可以在encoder和decoder中弥补过来。而在$K=L^d$的设定下,两者的离散化程度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encoder与decoder之间的“信息瓶颈”是一样的,因此FSQ本身的问题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第二个原因,是VQ的“队友”(梯度)太弱。VQ的经典问题是编码表坍缩:当编码表增大时,编码表并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反而由于恶性竞争导致编码表聚集到一块了,经典表现就是一个5000的编码表,最终效果还不如500的编码表。归根结底,这是梯度不够合理所致,尽管VQ已经巧妙地设计了梯度,但对于$\mathop{\text{argmin}}$这种硬指派的运算,基于梯度的优化都存在“赢者通吃”问题,这是坍缩的根本原因,而FSQ的$\text{Round}$运算并不涉及到指派,它是直接取的近似值。当然,往大了讲,其实跟VQ类似的K-Means经常也有聚类中心坍缩的问题,可见$\mathop{\text{argmin}}$难优化已经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了。因此与其说FSQ太强,倒不如说是VQ的“队友”太弱。
从以上两点分析可以看出,FSQ要想超过VQ,除了编码表要足够大之外,还有encoder与decoder要足够复杂,但这并非总能满足,比如有些场景下,我们希望模型的每一层输出都被量化,这时候平摊下来的encoder和decoder未必足够复杂,此时FSQ本身的不足就成为效果的瓶颈了。此外,VQ之后的向量维度没有变化,可以是任意多维,而FSQ之前的向量必须投影到$d = \log_L K$维,这是很严重的降维,当我们需要用到投影之前的高维度近似向量时,就很难靠FSQ之后的低维向量简单恢复过来。
所以,如果单纯是作为“图像的Tokenzier”,那么FSQ或许已经可以取代VQ,但这并不意味着任意场景下VQ都可以被FSQ取代。
小结 #
本文介绍了VQ-VAE的“VQ”的一个及其简单的替代品——FSQ(Finite Scalar Quantization),它直接通过四舍五入来对连续向量进行离散化,并且不需要额外的loss进行辅助。实验结果表明,当编码表足够大时,FSQ比VQ更有优势。
转载到请包括本文地址:https://kexue.fm/archives/9826
更详细的转载事宜请参考:《科学空间FAQ》
如果您还有什么疑惑或建议,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继续讨论。
如果您觉得本文还不错,欢迎分享/打赏本文。打赏并非要从中获得收益,而是希望知道科学空间获得了多少读者的真心关注。当然,如果你无视它,也不会影响你的阅读。再次表示欢迎和感谢!
如果您需要引用本文,请参考:
苏剑林. (Oct. 31, 2023). 《简单得令人尴尬的FSQ:“四舍五入”超越了VQ-VAE 》[Blog post]. Retrieved from https://kexue.fm/archives/9826
@online{kexuefm-9826,
title={简单得令人尴尬的FSQ:“四舍五入”超越了VQ-VAE},
author={苏剑林},
year={2023},
month={Oct},
url={\url{https://kexue.fm/archives/9826}},
}
June 17th, 2024
有人使用VQGAN的训练方法对比过VQ和FSQ吗?这应该是FSQ论文的实现方式。我训练出来无论codebook size为1024或是16384,FSQ在FID上都有略微的劣势。
由于对GAN不稳定的天然恐惧性,我个人只是实验了单以MSE为Loss进行重建的做法。
June 18th, 2024
苏神您好!我对您前面介绍VQ-VAE不考虑Gumbel softmax的原因比较疑惑,原文是:“然而,由于整个前向计算的流程中出现了argmin,所以梯度无法回传到encoder,这意味着我们无法优化encoder。此时常见的手段是Gumbel Softmax,但Gumbel Softmax的效果通常也是次优的,所以作者巧妙地借助了Straight-Through为VQ-VAE设计了更好的梯度。”
首先,我个人观点认为,VQ-VAE之所以不使用Gumbel softmax,是因为其loss的建模中,并没有显式的包含对神经网络参数化的一个分布进行采样(比如VAE中的\(p_{\phi}(z|x)\)),因此并无必要进行重参数化,正如AE之于VAE。
其次,以pytorch框架为例,在Gumbel softmax的实现上,也可以通过一个参数控制是否使用STE,这说明STE和Gumbel softmax在使用的时候并不是对立的;同时,在DALLE的论文中,对于使用变分思想设计的loss(即包含上文提到的神经网络参数化分布的采样问题),也是使用的Gumbel softmax,其性能应当是有保障的。
以上是个人的观点,如果苏神能够在百忙之中回复,不胜感激!另外,我也很好奇对于同样的VQ-VAE网络,使用VAE那套loss(用Gumbel softmax trick作重参数),对比原文的loss来进行训练,会不会有一些增益,或者是有新的结论。
Gumbel Softmax的STE,指的是前向传播用Gumbel Max,反向传播用Gumbel Softmax,VQ这里的STE,有点像是凭经验人为给模型设计一项梯度,在细节上不大一样。
如果用Gumbel Softmax的思路去设计和训练VQ-VAE,就得先给Codebook设计一个分布,我之前试过,效果始终不如目前VQ-VAE这样直接STE。
非常感谢您的回复!这段时间正好也试了下您后面说的“给Codebook设计一个分布”,我的做法是把Encoder输出投影到码本上(算内积)得到logits,基于这组Logits作Gumbel Softmax并传递到decoder算loss,再反向传播。这样的效果确实一言难尽!
July 24th, 2024
您好苏神,
关于 式(4)->式(5),额外的这个loss不应该反过来影响z本身,那我们能不能直接去掉式(5)中的第二项?
这个相比直接扔掉,作为参数调整不是理论上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另外我说的是“不应该反过来明显影响$z$”,关键词是“明显”。
August 13th, 2024
关于文中提到的:VQ的“队友”(梯度)太弱,不太理解。VQ不也是用STE么?那和FSQ的STE有什么区别呢?望解答~
简单来说,FSQ是精确浮点数与四舍五入之间的STE,其误差是直观的、可控的;VQ的STE是将整个encoder(x)出来的向量指派为codebook中的某个向量,这个过程的误差大小是不定的。
August 15th, 2024
苏神,您复现的FSQ中没有对latent进行bound,latent空间中每个点的间隔是1/level,而google源码中对latent进行bound,并且设置的间隔为0.5(L必须要大于5才能区分开,同时L不能太大),能问一下这两种不同实现方式会对训练造成什么影响吗?
你是说 https://colab.research.google.com/github/google-research/google-research/blob/master/fsq/fsq.ipynb#scrollTo=LK5u500Vad2P 这个吗?
我看了一下,bound主要就是tanh起到压缩范围作用吧(offset那些我没细想)?我是直接对encoder输出加sigmoid来压缩的,所以也是有bound的,而且sigmoid跟tanh只是差个线性变换而已,应该差不多。
对的,谢谢苏神,一开始没仔细看到sigmoid以为没有bound
September 29th, 2024
苏神这篇文章中改成sigmoid的方式我觉得很合理,但是原文中他是先经过$\lfloor L/2\rfloor \tanh(z)$的变换然后四舍五入,这个在比如说$L=2$的时候岂不是压缩到-1到1的范围,有可能被四舍五入到-1、0、1三种可能呢?可能我论文没看太仔细,求教求教
这个我也有这个疑问,所以我自己实现时直接改用sigmoid,至于它代码中具体怎么做的我也没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