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ras中自定义复杂的loss函数
By 苏剑林 | 2017-07-22 | 444865位读者 |Keras是一个搭积木式的深度学习框架,用它可以很方便且直观地搭建一些常见的深度学习模型。在tensorflow出来之前,Keras就已经几乎是当时最火的深度学习框架,以theano为后端,而如今Keras已经同时支持四种后端:theano、tensorflow、cntk、mxnet(前三种官方支持,mxnet还没整合到官方中),由此可见Keras的魅力。
Keras是很方便,然而这种方便不是没有代价的,最为人诟病之一的缺点就是灵活性较低,难以搭建一些复杂的模型。的确,Keras确实不是很适合搭建复杂的模型,但并非没有可能,而是搭建太复杂的模型所用的代码量,跟直接用tensorflow写也差不了多少。但不管怎么说,Keras其友好、方便的特性(比如那可爱的训练进度条),使得我们总有使用它的场景。这样,如何更灵活地定制Keras模型,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了。这篇文章我们来关心自定义loss。
输入-输出设计 #
Keras的模型是函数式的,即有输入,也有输出,而loss即为预测值与真实值的某种误差函数。Keras本身也自带了很多loss函数,如mse、交叉熵等,直接调用即可。而要自定义loss,最自然的方法就是仿照Keras自带的loss进行改写。
比如,我们做分类问题时,经常用的就是softmax输出,然后用交叉熵作为loss。然而这种做法也有不少缺点,其中之一就是分类太自信,哪怕输入噪音,分类的结果也几乎是非1即0,这通常会导致过拟合的风险,还会使得我们在实际应用中没法很好地确定置信区间、设置阈值。因此很多时候我们也会想办法使得分类别太自信,而修改loss也是手段之一。
如果不修改loss,我们就是使用交叉熵去拟合一个one hot的分布。交叉熵的公式是
$$S(q|p)=-\sum_i q_i \log p_i$$
其中$p_i$是预测的分布,而$q_i$是真实的分布,比如输出为$[z_1,z_2,z_3]$,目标为$[1,0,0]$,那么
$$loss = -\log \Big(e^{z_1}/Z\Big),\, Z=e^{z_1}+e^{z_2}+e^{z_3}$$
只要$z_1$已经是$[z_1,z_2,z_3]$的最大值,那么我们总可以“变本加厉”——通过增大训练步数,使得$z_1,z_2,z_3$增加足够大的比例(等价地,即增大向量$[z_1,z_2,z_3]$的模长),从而$e^{z_1}/Z$足够接近1(等价地,loss足够接近0)。这就是通常softmax过于自信的来源:只要盲目增大模长,就可以降低loss,训练器肯定是很乐意了,这代价太低了。为了使得分类不至于太自信,一个方案就是不要单纯地去拟合one hot分布,分一点力气去拟合一下均匀分布,即改为新loss:
$$loss = -(1-\varepsilon)\log \Big(e^{z_1}/Z\Big)-\varepsilon\sum_{i=1}^n \frac{1}{3}\log \Big(e^{z_i}/Z\Big),\, Z=e^{z_1}+e^{z_2}+e^{z_3}$$
这样,盲目地增大比例使得$e^{z_1}/Z$接近于1,就不再是最优解了,从而可以缓解softmax过于自信的情况,不少情况下,这种策略还可以增加测试准确率(防止过拟合)。
那么,在Keras中应该怎么写呢?其实挺简单的:
from keras.layers import Input,Embedding,LSTM,Dense
from keras.models import Model
from keras import backend as K
word_size = 128
nb_features = 10000
nb_classes = 10
encode_size = 64
input = Input(shape=(None,))
embedded = Embedding(nb_features,word_size)(input)
encoder = LSTM(encode_size)(embedded)
predict = Dense(nb_classes, activation='softmax')(encoder)
def mycrossentropy(y_true, y_pred, e=0.1):
loss1 = K.categorical_crossentropy(y_true, y_pred)
loss2 = K.categorical_crossentropy(K.ones_like(y_pred)/nb_classes, y_pred)
return (1-e)*loss1 + e*loss2
model = Model(inputs=input, outputs=predict)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mycrossentropy)
也就是自定义一个输入为y_pred,y_true的loss函数,放进模型compile即可。这里的mycrossentropy,第一项就是普通的交叉熵,第二项中,先通过K.ones_like(y_pred)/nb_classes构造了一个均匀分布,然后算y_pred与均匀分布的交叉熵。就这么简单~
并不仅仅是输入输出那么简单 #
前面已经说了,Keras的模型有固定的输入和输出,并且loss即为预测值与真实值的某种误差函数,然而,很多模型并非这样的,比如问答模型与triplet loss。
这个的问题是指有固定的答案库的FAQ形式的问答。一种常见的做问答模型的方法就是:先分别将答案和问题都encode成为一个同样长度的向量,然后比较它们的cos值,cos越大就越匹配。这种做法很容易理解,是一个比较通用的框架,比如这里的问题和答案都不需要一定是问题,图片也行,反正只不过是encode的方法不一样,最终只要能encode出一个向量来即可。但是怎么训练呢?我们当然希望正确答案的cos值越大越好,错误答案的\cos值越小越好,但是这不是必要的,合理的要求应该是:正确答案的cos值比所有错误答案的\cos值都要大,大多少无所谓,一丁点都行。因此,这就导致了triplet loss:
$$loss = \max\Big(0, m+\cos(q,A_{\text{wrong}})-\cos(q,A_{\text{right}})\Big)$$
其中$m$是一个大于零的正数。
怎么理解这个loss呢?要注意我们要最小化loss,所以只看$m+\cos(q,A_{\text{wrong}})-\cos(q,A_{\text{right}})$这部分,我们知道目的是拉大正确与错误答案的差距,但是,一旦$\cos(q,A_{\text{right}})-\cos(q,A_{\text{wrong}}) > m$,也就是差距大于$m$时,由于$\max$的存在,loss就等于0,这时候就自动达到最小值,就不会优化它了。所以,triplet loss的思想就是:只希望正确比错误答案的差距大一点(并不是越大越好),超过$m$就别管它了,集中精力关心那些还没有拉开的样本吧!
我们已经有问题和正确答案,错误答案只要随机挑就行,所以这样训练样本是很容易构造的。不过Keras中怎么实现triplet loss呢?看上去是一个单输入、双输出的模型,但并不是那么简单,Keras中的双输出模型,只能给每个输出分别设置一个loss,然后加权求和,但这里不能简单表示成两项的加权求和。那应该要怎么搭建这样的模型呢?下面是一个例子:
from keras.layers import Input,Embedding,LSTM,Dense,Lambda
from keras.layers.merge import dot
from keras.models import Model
from keras import backend as K
word_size = 128
nb_features = 10000
nb_classes = 10
encode_size = 64
margin = 0.1
embedding = Embedding(nb_features,word_size)
lstm_encoder = LSTM(encode_size)
def encode(input):
return lstm_encoder(embedding(input))
q_input = Input(shape=(None,))
a_right = Input(shape=(None,))
a_wrong = Input(shape=(None,))
q_encoded = encode(q_input)
a_right_encoded = encode(a_right)
a_wrong_encoded = encode(a_wrong)
q_encoded = Dense(encode_size)(q_encoded) #一般的做法是,直接讲问题和答案用同样的方法encode成向量后直接匹配,但我认为这是不合理的,我认为至少经过某个变换。
right_cos = dot([q_encoded,a_right_encoded], -1, normalize=True)
wrong_cos = dot([q_encoded,a_wrong_encoded], -1, normalize=True)
loss = Lambda(lambda x: K.relu(margin+x[0]-x[1]))([wrong_cos,right_cos])
model_train = Model(inputs=[q_input,a_right,a_wrong], outputs=loss)
model_q_encoder = Model(inputs=q_input, outputs=q_encoded)
model_a_encoder = Model(inputs=a_right, outputs=a_right_encoded)
model_train.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lambda y_true,y_pred: y_pred)
model_q_encoder.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mse')
model_a_encoder.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mse')
model_train.fit([q,a1,a2], y, epochs=10)
#其中q,a1,a2分别是问题、正确答案、错误答案的batch,y是任意形状为(len(q),1)的矩阵
如果第一次看不懂,那么请反复阅读几次,这个代码包含了Keras中实现最一般模型的思路:把目标当成一个输入,构成多输入模型,把loss写成一个层,作为最后的输出,搭建模型的时候,就只需要将模型的output定义为loss,而compile的时候,直接将loss设置为y_pred(因为模型的输出就是loss,所以y_pred就是loss),无视y_true,训练的时候,y_true随便扔一个符合形状的数组进去就行了。最后我们得到的是问题和答案的编码器,也就是问题和答案都分别编码出一个向量来,我们只需要比较$\cos$,就可以选择最优答案了。
Embedding层的妙用 #
在读这一段之前,请读者务必确定自己对Embedding层有清晰的认识,如果还没有,请移步阅读《词向量与Embedding究竟是怎么回事?》。这里需要反复强调的是,虽然词向量叫Word Embedding,但是,Embedding层不是词向量,跟词向量没有半毛钱关系!!!不要有“怎么就跟词向量扯上关系了”这样的傻问题,Embedding层从来就没有跟词向量有过任何直接联系(只不过在训练词向量时可以用它)。对于Embedding层,你可以有两种理解:1、是one hot输入的全连接层的加速版本,也就是说,它就是一个以one hot为输入的Dense层,数学上完全等价;2、它就是一个矩阵查找操作,输入一个整数,输出对应下标的向量,只不过这个矩阵是可训练的。(你看,哪里跟词向量有联系了?)
这部分我们来关心center loss。前面已经说了,做分类时,一般是softmax+交叉熵做,用矩阵的写法,softmax就是
$$\text{softmax}\Big(\boldsymbol{W}\boldsymbol{x}+\boldsymbol{b}\Big)$$
其中$\boldsymbol{x}$可以理解为提取的特征,而$\boldsymbol{W},\boldsymbol{b}$是最后的全连接层的权重,整个模型是一起训练的。问题是,这样的方案所训练出来的特征模型$\boldsymbol{x}$,具有怎样的形态呢?
有一些情况下,我们更关心特征$\boldsymbol{x}$而不是最后的分类结果,比如人脸识别场景,假如我们有10万个不同的人的人脸数据库,每个人有若干张照片,那么我们就可以训练一个10万分类模型,对于给定的照片,我们可以判断它是10万个中的哪一个。但这仅仅是训练场景,那么怎么应用呢?到了具体的应用环境,比如一个公司内部,可能有只有几百人;在公共安全检测场景,可能有数百万人,所以前面做好的10万分类模型基本上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在这个模型softmax之前的特征,也就是前一段所说的$\boldsymbol{x}$,可能还是很有意义的。如果对于同一个人(也就是同一类),$\boldsymbol{x}$基本一样,那么实际应用中,我们就可以把训练好的模型当作特征提取工具,然后把提取出来的特征直接用KNN(最邻近距离)来做就行了。
设想很美好,但事实很残酷,直接训练softmax的话,事实上得到的特征不一定具有聚类特性,相反,它们会尽量布满整个空间(没有给其他人留出位置,参考center loss的相关论文和文章,比如这篇。)。那么,怎样训练才使得结果有聚类特性呢?center loss使用了一种简单粗暴但是却很有效的方案——加聚类惩罚项。完整地写出来,就是
$$loss = - \log\frac{e^{\boldsymbol{W}_y^{\top}\boldsymbol{x}+b_y}}{\sum\limits_i e^{\boldsymbol{W}_i^{\top}\boldsymbol{x}+b_i}} + \lambda \Big\Vert \boldsymbol{x}-\boldsymbol{c}_y \Big\Vert^2$$
其中$y$对应着正确的类别。可以看到,第一项就是普通的softmax交叉熵,第二项就是额外的惩罚项,它给每个类定义了可训练的中心$\boldsymbol{c}$,要求每个类要跟各自的中心靠得很近。所以,总的来说,第一项负责拉开不同类之间的距离,第二项负责缩小同一类之间的距离。
那么,Keras中要怎么实现这个方案?关键是,怎么存放聚类中心?答案就是Embedding层!这部分的开头已经提示了,Embedding就是一个待训练的矩阵罢了,正好可以存放聚类中心参数。于是,模仿第二部分的写法,就得到
from keras.layers import Input,Conv2D, MaxPooling2D,Flatten,Dense,Embedding,Lambda
from keras.models import Model
from keras import backend as K
nb_classes = 100
feature_size = 32
input_image = Input(shape=(224,224,3))
cnn = Conv2D(10, (2,2))(input_image)
cnn = MaxPooling2D((2,2))(cnn)
cnn = Flatten()(cnn)
feature = Dense(feature_size, activation='relu')(cnn)
predict = Dense(nb_classes, activation='softmax', name='softmax')(feature) #至此,得到一个常规的softmax分类模型
input_target = Input(shape=(1,))
centers = Embedding(nb_classes, feature_size)(input_target) #Embedding层用来存放中心
l2_loss = Lambda(lambda x: K.sum(K.square(x[0]-x[1][:,0]), 1, keepdims=True), name='l2_loss')([feature,centers])
model_train = Model(inputs=[input_image,input_target], outputs=[predict,l2_loss])
model_train.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sparse_categorical_crossentropy',lambda y_true,y_pred: y_pred], loss_weights=[1.,0.2], metrics={'softmax':'accuracy'})
model_predict = Model(inputs=input_image, outputs=predict)
model_predict.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sparse_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metrics=['accuracy'])
model_train.fit([train_images,train_targets], [train_targets,random_y], epochs=10)
#TIPS:这里用的是sparse交叉熵,这样我们直接输入整数的类别编号作为目标,而不用转成one hot形式。所以Embedding层的输入,跟softmax的目标,都是train_targets,都是类别编号,而random_y是任意形状为(len(train_images),1)的矩阵。
读者可能有疑问,为什么不像第二部分的triplet loss模型那样,将整体的loss写成一个单一的输出,然后搭建模型,而是要像目前这样变成双输出呢?
事实上,Keras爱好者钟情于Keras,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进度条——能够实时显示训练loss、训练准确率。如果像第二部分那样写,那么就不能设置metrics参数,那么训练过程中就不能显示准确率了,这不能说是一个小遗憾。而目前这样写,我们就依然能够在训练过程中看到训练准确率,还能分别看到交叉熵loss、l2_loss、总的loss分别是多少,非常舒服。
Keras就是这么好玩 #
有了以上三个案例,读者应该对Keras搭建复杂模型的步骤心中有数了,应当说,也是比较简单灵活的。Keras确实有它不够灵活的地方,但也没有网上评论的那么无能。总的来说,Keras是能够满足大多数人快速实验深度学习模型的需求的。如果你还在纠结深度学习框架的选择,那么请选择Keras吧——当你真正觉得Keras不能满足你的需求时,你已经有能力驾驭任何框架了,也就没有这个纠结了。
转载到请包括本文地址:https://kexue.fm/archives/4493
更详细的转载事宜请参考:《科学空间FAQ》
如果您还有什么疑惑或建议,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继续讨论。
如果您觉得本文还不错,欢迎分享/打赏本文。打赏并非要从中获得收益,而是希望知道科学空间获得了多少读者的真心关注。当然,如果你无视它,也不会影响你的阅读。再次表示欢迎和感谢!
如果您需要引用本文,请参考:
苏剑林. (Jul. 22, 2017). 《Keras中自定义复杂的loss函数 》[Blog post]. Retrieved from https://kexue.fm/archives/4493
@online{kexuefm-4493,
title={Keras中自定义复杂的loss函数},
author={苏剑林},
year={2017},
month={Jul},
url={\url{https://kexue.fm/archives/4493}},
}
November 13th, 2018
你好,请问categorical_crossentropy包含softmax过程吗?如果不包含,第一部分代码中是不是少了softmax层呢?
不包含~谢谢提醒。
November 22nd, 2018
您好,看了很多您的文章,受教颇多,感谢分享!
这里有一个关于keras的loss函数的问题请教您,希望您能帮忙解答一下。
在使用VAE对文本建模的时候,使用了embedding层,那么输入就是(batch_size, sentense_len),即每个词用一个整数编号表示,我Decoder的输出是(batch_size, sentense_len, vocabulary_size),即重构每个词的时候使用了softmax,而我期望在损失函数中对这个不同维度的输入和输出做交叉熵,因为输入中的每个整数实际是可以one hot表示的。请问这种情况在keras中应该怎么实现呢,尝试过将输入tensor转化为一维的,然后使用keras的to_categorical函数再求交叉熵,结果实现不了
可以直接用sparse_categorical_crossentropy
December 19th, 2018
博主你好,第一个例子中softmax过于自信可能产生过拟合的现象有论文依据吗?
https://stats.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309642/why-is-softmax-output-not-a-good-uncertainty-measure-for-deep-learning-models
类似的讨论应该有很多~
December 27th, 2018
你好,问一个小问题,最后一部分代码的17行中,x[0]-x[1][:,0], 这里为什么是这种形式呢?我感觉embedding层输出centers的应该是三维的形式啊,而对应的feature好像是二维的,是我的理解有问题吗?
x[1]是三维的,x[1][:,0]不就是两维的了么?
嗯嗯,明白了,之前对矩阵的一些操作不太熟悉。多谢了
December 27th, 2018
博主,您好。请问第二段代码里: model_q_encoder,model_a_encoder 为什么要 定义这两个模型并且compile了??? 求教
等你了解了模型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建模的思路,再来看这段代码吧。
February 16th, 2019
按文章的代码写了以后怎么样才能把各个loss分别显示出来呢?
'''
而目前这样写,我们就依然能够在训练过程中看到训练准确率,还能分别看到交叉熵loss、l2_loss、总的loss分别是多少,非常舒服。
'''
按文章的代码写了以后各个loss就会显示出来
February 18th, 2019
苏神您好,感谢您的分享,这里想到一个关于自定义loss函数的问题想请教您,希望您能帮忙解答一下。
当用AE对数据进行embedding的同时,如果需要对embedding进行一些约束,相当于这个问题中的目标函数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数据的重构误差,另外一部分是关于整个数据集的embedding的约束。请问一下这个约束要怎么写入loss函数中?
直接用add_loss方法,参考
https://kexue.fm/archives/6311
或者VAE的写法:
https://kexue.fm/archives/5253
懂了!谢谢拉
March 21st, 2019
苏神您好!我最近在用keras做一些模型,在做自定义RNN层的时候遇到了很多问题,我还在不停的尝试。我想问下您,自定义层里的build函数是定义模型的参数,指定哪些参数是可以训练的,哪些是不可以训练的,如果我定义一个Dense函数,那么它是否可以训练?就如:
def build(self,input_shape):
inputs_dim = input_shape[-1]
dense_1 = Dense(inputs_dim, use_bais = False)
这个dense_1是否可以训练?
不能在定义层中(包括build函数和call函数)使用keras现成的模型。
March 28th, 2019
苏神您好! 收你的文章启发,我在尝试编写自己的损失函数,采用的是文中把loss作为模型输出y_pre的办法。但是作为测试我先写了一个mse函数,然后通过把MSE直接作为y_pre,再利用”adam“作为optimizer。可是对于同样的测试数据,神经网络的结果和原本采用系统的loss="mse"这种方法有一定差距。系统的那种神经网络的结果更好,收敛后的loss也更小(同一训练数据测试了一百次)。弱弱地问一下您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
你可以把你写的代码贴出来,我看一下才能下结论。
April 7th, 2019
您好,我最近在做情感分析,自定义了recall,F这些,但觉得这些算出来的和自己测的也很悬殊阿,就像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sk/178856这上面的,请问是什么情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