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每日一图】仙王座的NGC 7822
By 苏剑林 | 2009-08-28 | 23323位读者 | 引用【NASA每日一图】土星的六年
By 苏剑林 | 2009-09-04 | 21593位读者 | 引用两男一女分享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
By 苏剑林 | 2009-10-07 | 18827位读者 | 引用电影《宇宙之旅》(IMAX Cosmic Voyage)
By 苏剑林 | 2009-10-25 | 34503位读者 | 引用“战神”升空看它到底有多神?
By 苏剑林 | 2009-10-31 | 23127位读者 | 引用我们打算飞到小行星上——但是,哪一颗好呢?
By 苏剑林 | 2010-05-01 | 35558位读者 | 引用站长:已经很久没有翻译过科普文章了。现在再来尝试一下,依旧是“Google+金山+搜索+理解”的模式,依旧是那么烂的水平,依旧是那么差的文采,呵呵。有任何意见欢迎提出。 4月15日,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视察了位于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并发表演讲,提出美国航天新计划:美国未来航天的目的地是火星和小行星,终止布什政府提出的国家载人航天飞行项目。他强有力地回击了其政策的批评者,同时呼吁私营企业铺设飞往火星的创新之路,而不是以国家之力展示美国的优势。 众所周知,载人登小行星比载人登月难多了。除了苛刻的技术条件外,适合登录的小行星也不多,奥巴马的新方案真的可行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R136a1,300倍太阳质量的怪兽星
By 苏剑林 | 2010-07-29 | 28861位读者 | 引用原文链接:http://www.eso.org/public/news/eso1030/
译文来自:http://www.astronomy.com.cn/bbs/thread-141201-1-1.html
Stars Just Got Bigger 超大质量的巨星 A 300 Solar Mass Star Uncovered 发现超过300太阳质量的蓝超巨星
Using a combination of instruments on ESO’s Very Large Telescope, astronomers have discovered the most massive stars to date, one weighing at birth more than 300 times the mass of the Sun, or twice as much as the currently accepted limit of 150 solar masses. The existence of these monsters — millions of times more luminous than the Sun, losing weight through very powerful winds — may provide an answer to the question “how massive can stars be?”
借助于ESO的甚大望远镜(VLT),天文学家发现了创质量纪录的巨星——达300个太阳质量以上,是我们此前公认的(星族II)恒星质量上限——150个太阳的2倍。发现如此怪兽级恒星:光度是太阳的数百万倍,以极速恒星风迅速损失质量——由此产生了一个问题:恒星质量上限到底是多少?
《教材如何写》:我们需要怎样的数学教育?
By 苏剑林 | 2011-04-16 | 72465位读者 | 引用转载自:matrix67.com
注:这篇文章里有很多个人观点,带有极强的主观色彩。其中一些思想不见得是正确的,有一些话也是我没有资格说的。我只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想法。大家记得保留自己的见解。也请大家转载时保留这段话。
我不是一个数学家。我甚至连数学专业的人都不是。我是一个纯粹打酱油的数学爱好者,只是比一般的爱好者更加执着,更加疯狂罢了。初中、高中一路保送,大学不在数学专业,这让我可以不以考试为目的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数学知识,让我对数学有如此浓厚的兴趣。从 05 年建立这个 Blog 以来,每看到一个惊人的结论或者美妙的证明,我再忙都会花时间把它记录下来,生怕自己忘掉。不过,我深知,这些令人拍案叫绝的雕虫小技其实根本谈不上数学之美,数学真正博大精深的思想我恐怕还不曾有半点体会。
我多次跟人说起,我的人生理想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学完数学中的各个分支,然后站在一个至高点,俯瞰整个数学领域,真正体会到数学之美。但是,想要实现这一点是很困难的。最大的困难就是缺少一个学习数学的途径。看课本?这就是我今天想说的——课本极其不靠谱。
最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