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划分一个跟测试集更接近的验证集?
By 苏剑林 | 2020-10-16 | 56598位读者 | 引用不管是打比赛、做实验还是搞工程,我们经常会遇到训练集与测试集分布不一致的情况。一般来说我们会从训练集中划分出来一个验证集,通过这个验证集来调整一些超参数(参考《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的意义》),比如控制模型的训练轮数以防止过拟合。然而,如果验证集本身跟测试集差别比较大,那么验证集上很好的模型也不代表在测试集上很好,因此如何让划分出来验证集跟测试集的分布差异更小一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题目。
两种情况
首先,明确一下,本文所考虑的,是能给拿到测试集数据本身、但不知道测试集标签的场景。如果是那种提交模型封闭评测的场景,我们完全看不到测试集的,那就没什么办法了。为什么会出现测试集跟训练集分布不一致的现象呢?主要有两种情况。
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的意义
By 苏剑林 | 2017-10-14 | 50161位读者 | 引用浅谈神经网络中激活函数的设计
By 苏剑林 | 2017-10-26 | 46274位读者 | 引用激活函数是神经网络中非线性的来源,因为如果去掉这些函数,那么整个网络就只剩下线性运算,线性运算的复合还是线性运算的,最终的效果只相当于单层的线性模型。
那么,常见的激活函数有哪些呢?或者说,激活函数的选择有哪些指导原则呢?是不是任意的非线性函数都可以做激活函数呢?
这里探究的激活函数是中间层的激活函数,而不是输出的激活函数。最后的输出一般会有特定的激活函数,不能随意改变,比如二分类一般用sigmoid函数激活,多分类一般用softmax激活,等等;相比之下,中间层的激活函数选择余地更大一些。
浮点误差都行!
理论上来说,只要是非线性函数,都有做激活函数的可能性,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是,最近OpenAI成功地利用了浮点误差来做激活函数,其中的细节,请阅读OpenAI的博客:
https://blog.openai.com/nonlinear-computation-in-linear-networks/
或者阅读机器之心的介绍:
https://mp.weixin.qq.com/s/PBRzS4Ol_Zst35XKrEpxdw
《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浅读(简介+代码)
By 苏剑林 | 2018-01-06 | 867897位读者 | 引用2017年中,有两篇类似同时也是笔者非常欣赏的论文,分别是FaceBook的《Convolutional Sequence to Sequence Learning》和Google的《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它们都算是Seq2Seq上的创新,本质上来说,都是抛弃了RNN结构来做Seq2Seq任务。
这篇博文中,笔者对《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做一点简单的分析。当然,这两篇论文本身就比较火,因此网上已经有很多解读了(不过很多解读都是直接翻译论文的,鲜有自己的理解),因此这里尽可能多自己的文字,尽量不重复网上各位大佬已经说过的内容。
序列编码
深度学习做NLP的方法,基本上都是先将句子分词,然后每个词转化为对应的词向量序列。这样一来,每个句子都对应的是一个矩阵$\boldsymbol{X}=(\boldsymbol{x}_1,\boldsymbol{x}_2,\dots,\boldsymbol{x}_t)$,其中$\boldsymbol{x}_i$都代表着第$i$个词的词向量(行向量),维度为$d$维,故$\boldsymbol{X}\in \mathbb{R}^{n\times d}$。这样的话,问题就变成了编码这些序列了。
第一个基本的思路是RNN层,RNN的方案很简单,递归式进行:
\begin{equation}\boldsymbol{y}_t = f(\boldsymbol{y}_{t-1},\boldsymbol{x}_t)\end{equation}
不管是已经被广泛使用的LSTM、GRU还是最近的SRU,都并未脱离这个递归框架。RNN结构本身比较简单,也很适合序列建模,但RNN的明显缺点之一就是无法并行,因此速度较慢,这是递归的天然缺陷。另外我个人觉得RNN无法很好地学习到全局的结构信息,因为它本质是一个马尔科夫决策过程。
分享一个slide:花式自然语言处理
By 苏剑林 | 2018-01-23 | 81561位读者 | 引用揭开迷雾,来一顿美味的Capsule盛宴
By 苏剑林 | 2018-01-23 | 438791位读者 | 引用由深度学习先驱Hinton开源的Capsule论文《Dynamic Routing Between Capsules》,无疑是去年深度学习界最热点的消息之一。得益于各种媒体的各种吹捧,Capsule被冠以了各种神秘的色彩,诸如“抛弃了梯度下降”、“推倒深度学习重来”等字眼层出不穷,但也有人觉得Capsule不外乎是一个新的炒作概念。
本文试图揭开让人迷惘的云雾,领悟Capsule背后的原理和魅力,品尝这一顿Capsule盛宴。同时,笔者补做了一个自己设计的实验,这个实验能比原论文的实验更有力说明Capsule的确产生效果了。
菜谱一览:
1、Capsule是什么?
2、Capsule为什么要这样做?
3、Capsule真的好吗?
4、我觉得Capsule怎样?
5、若干小菜。
再来一顿贺岁宴:从K-Means到Capsule
By 苏剑林 | 2018-02-12 | 221578位读者 | 引用在本文中,我们再次对Capsule进行一次分析。
整体上来看,Capsule算法的细节不是很复杂,对照着它的流程把Capsule用框架实现它基本是没问题的。所以,困难的问题是理解Capsule究竟做了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尤其是Dynamic Routing那几步。
为什么我要反复对Capsule进行分析?这并非单纯的“炒冷饭”,而是为了得到对Capsule原理的理解。众所周知,Capsule给人的感觉就是“有太多人为约定的内容”,没有一种“虽然我不懂,但我相信应该就是这样”的直观感受。我希望尽可能将Capsule的来龙去脉思考清楚,使我们能觉得Capsule是一个自然、流畅的模型,甚至对它举一反三。
在《揭开迷雾,来一顿美味的Capsule盛宴》中,笔者先分析了动态路由的结果,然后指出输出是输入的某种聚类,这个“从结果到原因”的过程多多少少有些望文生义的猜测成分;这次则反过来,直接确认输出是输入的聚类,然后反推动态路由应该是怎样的,其中含糊的成分大大减少。两篇文章之间有一定的互补作用。
三味Capsule:矩阵Capsule与EM路由
By 苏剑林 | 2018-03-02 | 213502位读者 | 引用事实上,在论文《Dynamic Routing Between Capsules》发布不久后,一篇新的Capsule论文《Matrix Capsules with EM Routing》就已经匿名公开了(在ICLR 2018的匿名评审中),而如今作者已经公开,他们是Geoffrey Hinton, Sara Sabour, Nicholas Frosst。不出大家意料,作者果然有Hinton。
大家都知道,像Hinton这些“鼻祖级”的人物,发表出来的结果一般都是比较“重磅”的。那么,这篇新论文有什么特色呢?
在笔者的思考过程中,文章《Understanding Matrix capsules with EM Routing 》给了我颇多启示,知乎上各位大神的相关讨论也加速了我的阅读,在此表示感谢。
论文摘要
让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上一篇介绍《再来一顿贺岁宴:从K-Means到Capsule》中的那个图
这个图表明,Capsule事实上描述了一个建模的框架,这个框架中的东西很多都是可以自定义的,最明显的是聚类算法,可以说“有多少种聚类算法就有多少种动态路由”。那么这次Hinton修改了什么呢?总的来说,这篇新论文有以下几点新东西:
1、原来用向量来表示一个Capsule,现在用矩阵来表示;
2、聚类算法换成了GMM(高斯混合模型);
3、在实验部分,实现了Capsule版的卷积。
最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