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May

能量视角下的GAN模型(三):生成模型=能量模型

本文的模型在ImageNet(128x128)上的条件生成效果

本文的模型在ImageNet(128x128)上的条件生成效果

今天要介绍的结果还是跟能量模型相关,来自论文《Implicit Generation and Generalization in Energy-Based Models》。当然,它已经跟GAN没有什么关系了,但是跟本系列第二篇所介绍的能量模型关系较大,所以还是把它放到这个系列好了。

我当初留意到这篇论文,是因为机器之心的报导《MIT本科学神重启基于能量的生成模型,新框架堪比GAN》,但是说实在的,这篇文章没什么意思,说句不中听的,就是炒冷饭系列,媒体的标题也算中肯,是“重启”。这篇文章就是指出能量模型实际上就是某个特定的Langevin方程的静态解,然后就用这个Langevin方程来实现采样,有了采样过程也就可以完成能量模型的训练,这些理论都是现成的,所以这个过程我在学习随机微分方程的时候都想过,我相信很多人也都想过。因此,我觉得作者的贡献就是把这个直白的想法通过一系列炼丹技巧实现了。

但不管怎样,能训练出来也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另外对于之前没了解过相关内容的读者来说,这确实也算是一个不错的能量模型案例,所以我论文的整体思路整理一下,让读者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能量模型。

点击阅读全文...

7 Jun

端午&高考乱弹:怀念的,也许只是怀念本身

今天是端午节,祝大家诸事顺利。另外,今天也是高考的第一天,还是祝大家诸事顺利。

在这样的节日/特殊日子中,总能勾起很多回忆,产生诸多怀念。昨天我也在QQ空间和朋友圈发了这么一条:

想起当年今日,我观测到了金星凌日。如果各位还没看过,那不好意思了,还要再等98年。

点击阅读全文...

21 Jul

思考:两个椭圆片能粘合成一个立体吗?

前两周又在群里看到一个颇为有趣的问题:两个同样大小的椭圆片可以沿着它们的长轴弯曲,沿着边缘线粘贴,能完美地贴合成一个封闭立体吗?问题来源于知乎《两个椭圆片可否以柱面弯曲边缘完美贴合?》

两个椭圆片粘合图示(截取自知乎上提问的图示)

两个椭圆片粘合图示(截取自知乎上提问的图示)

问题可以用只言片语表达清楚,甚至普通读者都能理解,而问题本身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符合了一个漂亮的问题的条件,所以也就吸引了笔者陆陆续续思考了好多天,最终在昨天算是给出了这类问题通用的列方程思路和数值求解方案,而今天则完成了理论证明,确认两个相同椭圆片总是可以完美贴合

点击阅读全文...

20 Aug

开源一版DGCNN阅读理解问答模型(Keras版)

去年写过《基于CNN的阅读理解式问答模型:DGCNN》,介绍了一个纯卷积的简单的问答模型。当时是用Tensorflow实现的,而且没有开源,这几天抽空用Keras复现了一下,决定开源。

模型综述

关于DGCNN的基本介绍,这里不再赘述。本文的模型并不是之前模型的重复实现,而是有所改动,这里只介绍一下被改动的地方。

1、这里放出的模型,线下验证集的分数大概是0.72(之前大约是0.75);

2、本次模型以字为单位,使用笔者之前探索出来的“字词混合Embedding”(之前是以词为单位);

3、本次模型完全去掉了人工特征(之前用了8个人工特征);

4、本次模型去掉了位置Embedding(之前将位置Embedding拼接到输入上);

5、模型架构和训练细节有所微调。

点击阅读全文...

23 Dec

2020年全年天象

Astronomy Calendar of Celestial Events
2020年全年天象

翻译自NASA:http://eclipse.gsfc.nasa.gov/SKYCAL/SKYCAL.html

(北京时间)

2011年版本

2012年版本

2013年版本

2014年版本

2015年版本

2016年版本

2017年版本

2018年版本

2019年版本

点击阅读全文...

29 Sep

第1000篇文章

后台提示,本文是科学空间的第1000篇文章。

本想写下一篇文章的,但是看到这个提示,就先瞎写个水文纪念一下。都说人老了就喜欢各种感叹,这话还真不假。看到别人高考来个感想,博客十周年了来个感想,现在第1000篇文章了也来个感想,似乎总想找点理由感叹一下一样。那今天又能扯些啥犊子呢?

1000

1000

首先,自恋一下。1000篇文章,如果要印刷下来,就算每篇文章印一页,那也能印个1000页了,相信不少人都没捧起过1000页的书吧(我还真读过,有文章为证:《哈哈,我的“〈圣经〉”到了》),我居然能写个1000篇,也是挺佩服自己的。当然,早期的文章有部分是转载的,不是全部都自己写的,不过还是坚持了不少原创内容,而且就算是转载的也是经过自己编辑整理的,不算纯Copy,所以也勉强能说的过去吧。

然后,庆幸一下。博客开始的主题是天文和科普,后来慢慢偏向了理论物理和数学,现在则偏向了机器学习,但不管怎样,总算很庆幸地在科学这条路坚持了下来。虽然没有像幼时设想的那样成为一名真正的自然科学家/数学家,但终究有点相关,闲时依然可以做做科学计算,勉强也对得起当初的梦想。

点击阅读全文...

27 Oct

TeaForN:让Teacher Forcing更有“远见”一些

Teacher Forcing是Seq2Seq模型的经典训练方式,而Exposure Bias则是Teacher Forcing的经典缺陷,这对于搞文本生成的同学来说应该是耳熟能详的事实了。笔者之前也曾写过博文《Seq2Seq中Exposure Bias现象的浅析与对策》,初步地分析过Exposure Bias问题。

Teacher Forcing示意图

Teacher Forcing示意图

本文则介绍Google新提出的一种名为“TeaForN”的缓解Exposure Bias现象的方案,来自论文《TeaForN: Teacher-Forcing with N-grams》,它通过嵌套迭代的方式,让模型能提前预估到后$N$个token(而不仅仅是当前要预测的token),其处理思路上颇有可圈可点之处,值得我们学习。

(注:为了尽量跟本博客旧文章保持一致,本文的记号与原论文的记号有所不同,请大家以理解符号含义为主,不要强记符号形式。)

点击阅读全文...

7 Dec

【龟鱼记】全陶粒的同程底滤生态缸

最近一段时间入了水族的坑,整了个60cm×40cm的超白缸来玩,主要是龟鱼共养。个人比较追求自然仿生,所以希望能在缸里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仿生态环境。当然,其实这都是借口,根本原因是懒得换水,也不想洗过滤棉,所以就想着依靠生态系统自身的净化能力来延长换水时间。为此,参考网上的资料搞了个同程底滤,并且根据自己的经验做了一些修改。

生态缸-俯视图

生态缸-俯视图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