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LLM都是Decoder-only的架构?》FAQ
By 苏剑林 | 2023-03-20 | 53480位读者 |上周笔者写了《为什么现在的LLM都是Decoder-only的架构?》,总结了一下我在这个问题上的一些实验结论和猜测。果然是热点问题流量大,paperweekly的转发没多久阅读量就破万了,知乎上点赞数也不少。在几个平台上,陆陆续续收到了读者的一些意见或者疑问,总结了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做成了本篇FAQ,希望能进一步帮助大家解决疑惑。
回顾 #
在《为什么现在的LLM都是Decoder-only的架构?》中,笔者对GPT和UniLM两种架构做了对比实验,然后结合以往的研究经历,猜测了如下结论:
1、输入部分的注意力改为双向不会带来收益,Encoder-Decoder架构的优势很可能只是源于参数翻倍;
2、双向注意力没有带来收益,可能是因为双向注意力的低秩问题导致效果下降。
所以,基于这两点推测,我们得到结论:
在同等参数量、同等推理成本下,Decoder-only架构是最优选择。
相关实验和思考的细节,请读者移步阅读原文,这里就不重复了。
问答 #
这里对读者的部分疑惑给出自己的答案。
问题1:$n \gg d$似乎不成立?
答:$n$是序列长度,$d$是head_size不是hidden_size,在多头注意力中,head_size = hidden_size / heads,比如BERT base中head_size = 768 / 12 = 64,而预训练长度$n$一般为512,所以$n \gg d$大致上都是成立的。
问题2:BERT和初代GPT参数量一样,为什么BERT在理解任务上更好呢?
答:BERT和GPT不仅架构不一样,预训练任务也不一样,无法公平比较。原文最后笔者已经给出了一个利用GPT的思想改进BERT的思路,并且初步的实验显示它很可能会优于BERT,那个实验才是严格控制变量的。
问题3:“双向注意力的低秩问题带来的效果下降”这看起来像一个bug。现在工业界绝大多数模型都是双向注意力,波及范围也太广了吧?
答:我们并没有说“双向注意力在任何任务上都非常糟糕”之类的结论,“现在工业界绝大多数模型都是双向注意力”这个现象其实跟原文的结论并不冲突。我们在原文的实验结论是“在生成任务上的Encoder引入双向注意力似乎不会带来收益”,结论的条件是很明确的——“在生成任务的Encoder”。
问题4:不是吧…decorder模型更适合对话模型而已,在谷歌内部,基于llm的encorder模型,decorder模型和encorder-decorder模型都有,适用场景不同,其他两个在其他任务上效果更好
答:这个问题的回答跟上一个问题类似,“decorder模型和encorder-decorder模型都有”的现象,跟原文结论不矛盾。我们只是初步推测“在生成任务上的Encoder引入双向注意力似乎不会带来收益”,并没有说Encoder带来的参数翻倍不会带来收益。
问题5:你的结论跟T5、UL2的结论似乎矛盾?
答:首先,原文的结论跟UL2的并不矛盾,原文推测“在同等参数量、同等推理成本下,Decoder-only架构是最优选择”,UL2的结论是Encoder-Decoder效果更好,但Encoder-Decoder和Decoder-only不是同等参数量的。其次,原文的结论跟T5中的实验结果(Table 2)确实有些冲突,然而,我对T5的实验结果也存疑:
1、该表格中的decoder-only与unilm是否真的做到了严格的控制变量,因为两者相差实在太大了,感觉这个差距是不合理的,即纵然decoder-only可能不如unilm,但差距应该不至于那么大;
2、本文中比较的是同样的任务和数据前提下,用unilm和decoder-only分别从零训练,对比训练结果(直接对比预训练的结果,不微调到其他任务上);而T5论文比较的是各种任务预训练后,再在下游任务微调的结果。两者流程不一样,是否可能产生结果上的差异?
问题6:最后的实验loss下降更快能说明模型效果更好吗?
答:在目前笔者训练的步数来看,正反混合注意力表现一直更好,只能猜测后面这个趋势也一直保持,这是目前我能做到的实验上限了。期待有兴趣有条件的读者能进一步实验来肯定或者否定该结论。
问题7:关于您说的“GPT跟UniLM相比才算是严格控制变量”,我觉得不太准确。Google UL2 论文指出,对于 pre-trained language model, 模型架构与预训练任务都对模型质量起关键作用。
答:本文的UniLM和GPT,指的是只有Attention Mask不一致的两个模型架构,在做对比实验的时候,除了Attention Mask不一致外,其他所有细节都是对齐的。
问题8:会不会还有一个原因,下三角或上三角mask更能够把位置编码的信息处理得更好?
答:这确实是一个很新颖的观点,我没有从这个角度思考过。但事实上,三角形mask除了带来秩的提升外,确确实实也带来了位置识别上的优势,它打破了transformer的置换不变性,直接引入了从左往右的序,所以甚至不加位置编码都行。也许两者都是起作用的原因。
小结 #
本文对上一篇文章部分读者提出的一些疑问做了回答。
转载到请包括本文地址:https://kexue.fm/archives/9547
更详细的转载事宜请参考:《科学空间FAQ》
如果您还有什么疑惑或建议,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继续讨论。
如果您觉得本文还不错,欢迎分享/打赏本文。打赏并非要从中获得收益,而是希望知道科学空间获得了多少读者的真心关注。当然,如果你无视它,也不会影响你的阅读。再次表示欢迎和感谢!
如果您需要引用本文,请参考:
苏剑林. (Mar. 20, 2023). 《《为什么现在的LLM都是Decoder-only的架构?》FAQ 》[Blog post]. Retrieved from https://kexue.fm/archives/9547
@online{kexuefm-9547,
title={《为什么现在的LLM都是Decoder-only的架构?》FAQ},
author={苏剑林},
year={2023},
month={Mar},
url={\url{https://kexue.fm/archives/9547}},
}
March 25th, 2023
大约19年bert时期,我就感觉pos emb很不自然。所以就用三角阵代替位置编码作为输入,实验观测在小规模上对比绝对位置编码有更快的收敛速度。事实上,语言的位置、相对位置信息都不是特别重要。
但我之前对比过加不加RoPE,不加RoPE还是有明显差距的。
去年 Findings 一篇 paper 讨论到了这个问题:https://arxiv.org/abs/2203.16634
谢谢推荐。
March 27th, 2023
LeCun今天提到AR LLM的问题,就是正确概率随着输出长度的指数级衰减,这也是为啥难以避免toxicity和hallucinations。他自己是认为AR LLMs are doomed. Jianlin你怎么看
这个得看他怎么定义正确率了,如果非要全句一字不差才算对,那么确实是指数衰减的,但是这样的正确率有意义吗?如果一句句算正确率,那么平均句长度基本是稳定的,所以正确率是常数。
March 29th, 2023
主要是指数衰减对于生成长句影响也太大了,这直接使得 AR LLM 无法生成合理的文章。而且随着对话轮数增加,模型也越来越不靠谱。
但事实上是ChatGPT和GPT4目前都能生成比较合理的文章。当然几万字的能力可能还不行,但说实话,能写好几万字文章的人也没多少吧,这对人来说也不是简单学学就能做到的。
嗯,有点牵强了感觉...人类虽然写长文也困难,但不管写多少,每句话依旧会是合理的,对于模型来说指数衰减可能直接让后来写的句子 Perplexity 爆炸,也就是根本写的不是人类看来合理的句子。根本就是写的人话不是。我估计 LLM 会写出我上句这样的东西。
每句话都看上去是合理的句子(可能串起来就逻辑不通),这对语言模型来说是很简单的事情,而且越大的模型效果越好。
March 29th, 2023
苏神提到的低秩问题很有意思,我们其实观察到了类GPT的语言模型的attention head也有一定的低秩问题(Fig. 1 in [1]),即使是在加了softmax激活以后(Softmax的非线性可能不那么的强)。更准确地说,这里的“低秩”是指奇异值的分布情况,奇异值的分布越集中,表达能力可能会越差。仅在“低秩”这一个问题上,个人感觉MLM和CLM会有一些区别,但不会特别关键。
跑语言模型太费算力没办法继续深入了,不然应该测试更多的settings才能知道更强的结论。
[1] Mixhead: Breaking the low-rank bottleneck in multi-head attention language models
本想拜读一下贵作,无奈找了一圈没发现pdf版~
hhh水文而已不看也罢,倒是经常来读苏神的文章能给我不少灵感
过奖了。三人行,必有我师。
ZZ您好,“奇异值的分布越集中,表达能力可能会越差。” 这句话可以展开讲一下吗,我们在factual reasoning 的分解上上似乎也遇到类似现象。顺便求一下贵作,同没有权限。谢谢!
感觉像是将奇异值当作概率值,然后奇异值全体描述了一个概率分布,看这个概率分布的方差或者熵?这样就是把低秩的概念推广到非零但是很接近于零的奇异值上。
March 30th, 2023
个人觉这个问题还取决于大家如何看待encoder与decoder,实际上我们也可以把gpt前面的层看成是encoder后面的层看成deocder, 这样gpt这种模型仍然是encode-decode模式的;
encoder-decoder的概念源于信号处理,encoder负责对信号进行编码,decoder负责重建原始信号,所以一般来说encoder对应的是处理输入的部分,decoder对应的是预测输出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