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千万级百度知道语料
By 苏剑林 | 2018-01-30 | 84787位读者 | 引用发布
2018年01月30日
数目
共1千万条
格式
[
{
"url":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65618371557484884.html",
"question": "学文员有哪些专科学校",
"tags": [
"学校",
"专科",
"院校信息"
]
},
{
"url":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079794100345438428.html",
"question": "网赌和澳门赌有区别吗",
"tags": [
"网络",
"澳门",
"赌博"
]
}
]
如何“扒”站?手把手教你爬百度百科~
By 苏剑林 | 2017-05-17 | 33729位读者 | 引用【语料】2500万中文三元组!
By 苏剑林 | 2017-04-24 | 91844位读者 | 引用闲聊
这两年,知识图谱、问答系统、聊天机器人等领域是越来越火了。知识图谱是一个很泛化的概念,在我看来,涉及到知识库的构建、检索、利用等机器学习相关的内容,都算知识图谱。当然,这也不是个什么定义,只是个人的直观感觉。
做知识图谱的读者都知道,三元组是结构化知识的一种方法,是做知识型问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英文领域,已经有一些较大的开源的三元组语料库,而很显然,中文目前还没有这样的语料库共享(哪怕有人爬取到了,也珍藏起来了)。笔者前段时间写了个百度百科的爬虫,爬了一段时间,抓了几百万个百度百科的词条。其中不少词条含有一些结构化的信息,直接抽取出来,就是有效的“三元组”了,可以用来做知识图谱。本文分享的三元组语料正是由此而来,共有2500万个三元组。
【语料】百度的中文问答数据集WebQA
By 苏剑林 | 2017-04-12 | 228242位读者 | 引用信息抽取
众所周知,百度知道上有大量的人提了大量的问题,并且得到大量的回复。然而,百度知道上的回复者貌似懒人居多,他们往往喜欢直接在网上复制粘贴一大片来作为回答内容,而且这些内容可能跟问题相关,也可能跟问题不相关,比如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57785746.html
问:广州白云山海拨多高
答:广州白云山(Guangzhou Baiyun Mountain),是新 “羊城八景”之首、国家4A级景区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它位于广州市的东北部,为南粤名山之一,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称。山体相当宽阔,由30多座山峰组成,为广东最高峰九连山的支脉。面积20.98平方公里,主峰摩星岭高382米(注:最新测绘高度为372.6米——国家测绘局,2008年),峰峦重叠,溪涧纵横,登高可俯览全市,遥望珠江。每当雨后天晴或暮春时节,山间白云缭绕,蔚为奇观,白云山之名由此得来
基于遗忘假设的平滑公式
By 苏剑林 | 2017-01-07 | 21799位读者 | 引用统计是通过大量样本来估计真实分布的过程,通常与统计相伴出现的一个词是“平滑”,即对统计结果打折扣的处理过程。平滑的思想来源于:如果样本空间非常大,那么统计的结果是稀疏的,这样由于各种偶然因素的存在,导致了小的统计结果不可靠,如频数为1的结果可能只是偶然的结果,其频率并不一定近似于$1/N$,频数为0的不一定就不会出现。这样我们就需要对统计结果进行平滑,使得结论更为可靠。
平滑的方法有很多,这里介绍一种基于遗忘假设的平滑公式。假设的任务为:我们要从一批语料中,统计每个字的字频。我们模仿人脑遗忘的过程,假设这个字出现一次,我们脑里的记忆量就增加1,但是如果一个周期内(先不管这个周期多大),这个字都没有出现,那么脑里的记忆量就变为原来的$\beta$比例。假设字是周期性出现的,那么记忆量$A_n$就满足如下递推公式
$$A_{n+1} = \beta A_n + 1$$
获取并处理中文维基百科语料
By 苏剑林 | 2017-01-06 | 111497位读者 | 引用中文语料库中,质量高而又容易获取的语料库,应该就是维基百科的中文语料了,而且维基百科相当厚道,每个月都把所有条目都打包一次(下载地址在这里:https://dumps.wikimedia.org/zhwiki/),供全世界使用,这才是真正的“取之于民,回馈于民”呀。遗憾的是,由于天朝的无理封锁,中文维基百科的条目到目前只有91万多条,而百度百科、互动百科都有千万条了(英文维基百科也有上千万了)。尽管如此,这并没有阻挡中文维基百科成为几乎是最高质量的中文语料库。(百度百科、互动百科它们只能自己用爬虫爬取,而且不少记录质量相当差,几乎都是互相复制甚至抄袭。)
门槛
尽量下载很容易,但是使用维基百科语料还是有一定门槛的。直接下载下来的维基百科语料是一个带有诸多html和markdown标记的文本压缩包,基本不能直接使用。幸好,已经有热心的高手为我们写好了处理工具,主要有两个:1、Wikipedia Extractor;2、gensim的wikicorpus库。它们都是基于python的。
然而,这两个主流的处理方法都不能让我满意。首先,Wikipedia Extractor提取出来的结果,会去掉{{}}标记的内容,这样会导致下面的情形
西方语言中“数学”(;)一词源自于古希腊语的()
最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