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训练一下,Transformer的长序列成绩还能涨不少!
By 苏剑林 | 2023-10-08 | 36656位读者 | 引用作为LLM的主流模型架构,Transformer在各类任务上的总体表现都出色,大多数情况下,Transformer的槽点只是它的平方复杂度,而不是效果——除了一个名为Long Range Arena(下面简称LRA)的Benchmark。一直以来,LRA一直是线性RNN类模型的“主场”,与之相比Transformer在上面有明显的差距,以至于让人怀疑这是否就是Transformer的固有缺陷。
不过,近日论文《Never Train from Scratch: Fair Comparison of Long-Sequence Models Requires Data-Driven Priors》将这“缺失的一环”给补齐了。论文指出,缺乏预训练是Transformer在LRA上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而所有架构都可以通过预训练获得一定的提升,Transformer的提升则更为明显。
旧背景
Long Range Arena(LRA)是长序列建模的一个Benchmark,提出自论文《Long Range Arena: A Benchmark for Efficient Transformers》,从论文标题就可以看出,LRA是为了测试各种Efficient版的Transformer而构建的,里边包含了多种类型的数据,序列长度从1k到16k不等,此前不少Efficient Transformer的工作也都在LRA进行了测试。虽然在代表性方面有些争议,但LRA依然不失为一个测试Efficient Transformer的长序列能力的经典Benchmark。
脑洞大开:非线性RNN居然也可以并行计算?
By 苏剑林 | 2023-09-26 | 52593位读者 | 引用近年来,线性RNN由于其可并行训练以及常数推理成本等特性,吸引了一定研究人员的关注(例如笔者之前写的《Google新作试图“复活”RNN:RNN能否再次辉煌?》),这让RNN在Transformer遍地开花的潮流中仍有“一席之地”。然而,目前看来这“一席之地”只属于线性RNN,因为非线性RNN无法高效地并行训练,所以在架构之争中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过,一篇名为《Parallelizing Non-Linear Sequential Models over the Sequence Length》的论文有不同的看法,它提出了一种迭代算法,宣传可以实现非线性RNN的并行训练!真有如此神奇?接下来我们一探究竟。
求不动点
原论文对其方法做了非常一般的介绍,而且其侧重点是PDE和ODE,这里我们直接从RNN入手。考虑常见的简单非线性RNN:
\begin{equation}x_t = \tanh(Ax_{t-1} + u_t)\label{eq:rnn}\end{equation}
随机分词浅探:从Viterbi Decoding到Viterbi Sampling
By 苏剑林 | 2023-09-16 | 21043位读者 | 引用上一篇文章《大词表语言模型在续写任务上的一个问题及对策》发布后,很快就有读者指出可以在训练阶段引入带有随机性的分词结果来解决同样的问题,并且已经有论文和实现。经过进一步查阅学习,笔者发现这是一个名为Subword Regularization的技巧,最早应用在NMT(机器翻译)中,目前SentencePiece也有相应的实现。看起来这个技巧确实能缓解前述问题,甚至有助于增强语言模型的容错能力,所以就有了将它加进去BytePiece的想法。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将确定性分词改为随机性分词呢?BytePiece是基于Unigram模型的,它通过Viterbi算法找最大概率的分词方案,既然有概率,是否就可以自然地导出随机采样?本文来讨论这个问题,并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案。
大词表语言模型在续写任务上的一个问题及对策
By 苏剑林 | 2023-09-13 | 30007位读者 | 引用对于LLM来说,通过增大Tokenizer的词表来提高压缩率,从而缩短序列长度、降低解码成本,是大家都喜闻乐见的事情。毕竟增大词表只需要增大Embedding层和输出的Dense层,这部分增加的计算量几乎不可感知,但缩短序列长度之后带来的解码速度提升却是实打实的。当然,增加词表大小也可能会对模型效果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所以也不能无节制地增加词表大小。本文就来分析增大词表后语言模型在续写任务上会出现的一个问题,并提出参考的解决方案。
优劣分析
增加词表大小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由于LLM是自回归的,它的解码会越来越慢,而“增大词表 → 提高压缩率 → 缩短序列长度”,换言之相同文本对应的tokens数变少了,也就是解码步数变少了,从而解码速度提升了;另一方面,语言模型的训练方式是Teacher Forcing,缩短序列长度能够缓解Teacher Forcing带来的Exposure Bias问题,从而可能提升模型效果。
BytePiece:更纯粹、更高压缩率的Tokenizer
By 苏剑林 | 2023-09-07 | 51958位读者 | 引用目前在LLM中最流行的Tokenizer(分词器)应该是Google的SentencePiece了,因为它符合Tokenizer的一些理想特性,比如语言无关、数据驱动等,并且由于它是C++写的,所以Tokenize(分词)的速度很快,非常适合追求效率的场景。然而,它也有一些明显的缺点,比如训练速度慢(BPE算法)、占用内存大等,同时也正因为它是C++写的,对于多数用户来说它就是黑箱,也不方便研究和二次开发。
事实上,Tokenizer的训练就相当于以往的“新词发现”,而笔者之前也写过中文分词和最小熵系列文章,对新词发现也有一定的积累,所以很早之前就有自己写一版Tokenizer的想法。这几天总算腾出了时间初步完成了这件事情,东施效颦SentencePiece,命名为“BytePiece”。
Lion/Tiger优化器训练下的Embedding异常和对策
By 苏剑林 | 2023-08-28 | 28211位读者 | 引用打从在《Tiger:一个“抠”到极致的优化器》提出了Tiger优化器之后,Tiger就一直成为了我训练模型的“标配”优化器。最近笔者已经尝试将Tiger用到了70亿参数模型的预训练之中,前期效果看上来尚可,初步说明Tiger也是能Scale Up的。不过,在查看训练好的模型权重时,笔者发现Embedding出现了一些异常值,有些Embedding的分量达到了$\pm 100$的级别。
经过分析,笔者发现类似现象并不会在Adam中出现,这是Tiger或者Lion这种带符号函数$\text{sign}$的优化器特有的问题,对此文末提供了两种参考解决方案。本文将记录笔者的分析过程,供大家参考。
现象
接下来,我们的分析都以Tiger优化器为例,但分析过程和结论同样适用于Lion。
Transformer升级之路:14、当HWFA遇见ReRoPE
By 苏剑林 | 2023-08-24 | 29635位读者 | 引用在上一篇文章《Transformer升级之路:13、逆用Leaky ReRoPE》中,笔者尝试通过在训练阶段逆用Leaky ReRoPE的思路,使得推理阶段的位置编码变为正常的RoPE,从而在达到长度外推的同时解决ReRoPE推理变慢的缺点。遗憾的是,从实验结果来看,“Leaky ReRoPE → RoPE”的效果并不如“RoPE → ReRoPE/Leaky ReRoPE”,因此这个问题尚未完全解决。
此时,笔者想到此前在《Transformer升级之路:9、一种全局长度外推的新思路》提出的HWFA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长度外推能力,如果跟ReRoPE“强强联合”,是否会有更好的效果?更关键是,HWFA的加入可以大幅度降低推理成本,从而弥补ReRoPE的不足!
温故
首先,“例行公事”地回顾一下HWFA。HWFA(Hybird Window-Full Attention)并非一个具体的模型,而是一种Attention的组合方式,能够在基本保持效果不变的前提下,增强Attention模型的长度外推能力,同时还能降低训练和推理成本。
Transformer升级之路:13、逆用Leaky ReRoPE
By 苏剑林 | 2023-08-14 | 19892位读者 | 引用上周在《Transformer升级之路:12、无限外推的ReRoPE?》中,笔者提出了ReRoPE和Leaky ReRoPE,诸多实验结果表明,它们能够在几乎不损失训练效果的情况下免微调地扩展LLM的Context长度,并且实现了“longer context, lower loss”的理想特性,此外跟NTK-aware Scaled RoPE不同的是,其中ReRoPE似乎还有表现出了无限的Context处理能力。
总之,ReRoPE看起来相当让人满意,但美中不足的是会增加推理成本,具体表现为第一步推理需要算两次Attention,以及后续每步推理需要重新计算位置编码。本文试图通过在训练中逆用Leaky ReRoPE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回顾
让我们不厌其烦地重温一下:RoPE形式上是一种绝对位置编码,但实际达到的效果是相对位置编码,对应的相对位置矩阵是:
\begin{equation}\begin{pmatrix}0 & \\
1 & 0 & \\
2 & 1 & 0 &\\
3 & 2 & 1 & 0 & \\
\ddots & 3 & 2 & 1 & 0 & \\
\ddots & \ddots & 3 & 2 & 1 & 0 & \\
\ddots & \ddots & \ddots & \ddots & \ddots & \ddots & \ddots \\
\small{L - 2} & \ddots & \ddots & \ddots & \ddots & \ddots & \ddots & \ddots \\
\small{L - 1} & \small{L - 2} & \ddots & \ddots & \ddots & 3 & 2 & 1 & 0 & \\
\end{pmatrix}\label{eq:rope}\end{equation}
最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