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Dec

词向量与Embedding究竟是怎么回事?

词向量,英文名叫Word Embedding,按照字面意思,应该是词嵌入。说到词向量,不少读者应该会立马想到Google出品的Word2Vec,大牌效应就是不一样。另外,用Keras之类的框架还有一个Embedding层,也说是将词ID映射为向量。由于先入为主的意识,大家可能就会将词向量跟Word2Vec等同起来,而反过来问“Embedding是哪种词向量?”这类问题,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应该是很混淆的。事实上,哪怕对于老手,也不一定能够很好地说清楚。

这一切,还得从one hot说起...

五十步笑百步

one hot,中文可以翻译为“独热”,是最原始的用来表示字、词的方式。为了简单,本文以字为例,词也是类似的。假如词表中有“科、学、空、间、不、错”六个字,one hot就是给这六个字分别用一个0-1编码:
$$\begin{array}{c|c}\hline\text{科} & [1, 0, 0, 0, 0, 0]\\
\text{学} & [0, 1, 0, 0, 0, 0]\\
\text{空} & [0, 0, 1, 0, 0, 0]\\
\text{间} & [0, 0, 0, 1, 0, 0]\\
\text{不} & [0, 0, 0, 0, 1, 0]\\
\text{错} & [0, 0, 0, 0, 0, 1]\\
\hline
\end{array}$$

点击阅读全文...

6 Jun

通用爬虫探索(一):适用一般网站的爬虫

这是笔者参加今年的泰迪杯C题的论文简化版。虽然最后只评上了一个安慰奖,但个人感觉里边有些思路对爬虫工作还是有些参加价值的。所以还是放出来供大家参考一下。

简介

一个爬虫可以分为两个步骤:1.把网页下载下来;2.从网页中把所需要的信息抽取出来。这两个步骤都存在相应的技术难点。对于第一个步骤,难度在于如何应对各大网站的反爬虫措施,如访问频率过高则封IP或者给出验证码等,这需要根据不同网站的不同反爬虫措施来设计,理论上不存在通用的可能性。对于第二个步骤,传统的做法是设计对应的正则表达式,随着网站设计上日益多样化,正则表达式的写法也相应变得困难。

显然,想要得到一个通用的爬虫方案,用传统的正则表达式的方案是相当困难的。但如果我们跳出正则表达式的思维局限,从全局的思维来看网站,结合DOM树来解析,那么可以得到一个相当通用的方案。因此,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围绕着爬虫的第二个步骤进行展开。本文的工作分为两个部分进行:首先,提出了一个适用于一般网站的信息抽取方案,接着,将这个方案细化,落实到论坛的信息抽取上。

点击阅读全文...

6 Jun

通用爬虫探索(二):落实到论坛爬取上

前述的方案,如果爬取的页面仅仅有单一的有效区域,如博客页、新闻页等,那么基本上来说已经足够了。但是,诸如像论坛这样的具有比较明显的层次划分的网站,我们需要进一步细分。因为经过上述步骤,我们虽然能够把有效文本提取出来,但结果是把所有文本放在一块了。

深度优先

而为了给内容进一步“分块”,我们还需要利用DOM树的位置信息。如上一篇的DOM树图,我们需要给每个节点和叶子都编号,即我们需要一个遍历DOM树的方式。这里我们采用“深度优先”的方案。

深度优先搜索算法(英语:Depth-First-Search,简称DFS)是一种用于遍历或搜索树或图的算法。沿着树的深度遍历树的节点,尽可能深的搜索树的分支。当节点v的所在边都己被探寻过,搜索将回溯到发现节点v的那条边的起始节点。这一过程一直进行到已发现从源节点可达的所有节点为止。如果还存在未被发现的节点,则选择其中一个作为源节点并重复以上过程,整个进程反复进行直到所有节点都被访问为止。

点击阅读全文...

7 Jun

通用爬虫探索(三):效果展示与代码

部分效果

部分网站的爬取效果。其中图1是本博客的爬取效果,表明该方案是适用一般网站的;图2和图3是两个开源的论坛程序搭建起来的论坛的爬取效果,表明对于开源程序能够正常爬取;图4是对著名的天涯论坛的爬取效果,表明哪怕是公司内部开发的论坛,也具有不错的效果。

6-blog

6-blog

点击阅读全文...

8 Jun

互怼的艺术:从零直达WGAN-GP

前言

GAN,全称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s,中文名是生成对抗式网络。对于GAN来说,最通俗的解释就是“伪造者-鉴别者”的解释,如艺术画的伪造者和鉴别者。一开始伪造者和鉴别者的水平都不高,但是鉴别者还是比较容易鉴别出伪造者伪造出来的艺术画。但随着伪造者对伪造技术的学习后,其伪造的艺术画会让鉴别者识别错误;或者随着鉴别者对鉴别技术的学习后,能够很简单的鉴别出伪造者伪造的艺术画。这是一个双方不断学习技术,以达到最高的伪造和鉴别水平的过程。 然而,稍微深入了解的读者就会发现,跟现实中的造假者不同,造假者会与时俱进地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来造假,而GAN最神奇而又让人困惑的地方是它能够将随机噪声映射为我们所希望的正样本,有噪声就有正样本,这不是无本生意吗,多划算~

另一个情况是,自从WGAN提出以来,基本上GAN的主流研究都已经变成了WGAN上去了,但WGAN的形式事实上已经跟“伪造者-鉴别者”差得比较远了。而且WGAN虽然最后的形式并不复杂,但是推导过程却用到了诸多复杂的数学,使得我无心研读原始论文。这迫使我要找从一条简明直观的线索来理解GAN。幸好,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有点收获。

点击阅读全文...

3 Jul

《交换代数导引》参考答案

这学期我们的一门课是《交换代数》,是本科抽象代数的升级版。我们用的教材是Atiyah的《Introduction to Commutative Algebra》(交换代数导引),而且根据老师的上课安排,还需要我们把部分课后习题完成并讲解...不得不说这门课上得真累啊~

习题做到后面,我干脆懒得起草稿了,直接把做的答案用LaTeX录入了,既方便排版也方便修改。在这里分享给有需要的读者~答案是用中文写的,注释比较详细,适合刚学这门课的同学~

笔者所做的部分:《交换代数导引》参考答案.pdf

当然这份答案只包括老师对我们的要求的那部分习题,下面是网上搜索到的完整的习题解答,英文版的:

网上找到的答案:Jeffrey Daniel Kasik Carlson - Exercises to Atiya.pdf

如果答案有问题,欢迎留言指出。

19 Nov

更别致的词向量模型(三):描述相关的模型

几何词向量

上述“月老”之云虽说只是幻想,但所面临的问题却是真实的。按照传统NLP的手段,我们可以统计任意两个词的共现频率以及每个词自身的频率,然后去算它们的相关度,从而得到一个“相关度矩阵”。然而正如前面所说,这个共现矩阵太庞大了,必须压缩降维,同时还要做数据平滑,给未出现的词对的相关度赋予一个合理的估值。

在已有的机器学习方案中,我们已经有一些对庞大的矩阵降维的经验了,比如SVD和pLSA,SVD是对任意矩阵的降维,而pLSA是对转移概率矩阵$P(j|i)$的降维,两者的思想是类似的,都是将一个大矩阵$\boldsymbol{A}$分解为两个小矩阵的乘积$\boldsymbol{A}\approx\boldsymbol{B}\boldsymbol{C}$,其中$\boldsymbol{B}$的行数等于$\boldsymbol{A}$的行数,$\boldsymbol{C}$的列数等于$\boldsymbol{A}$的列数,而它们本身的大小则远小于$\boldsymbol{A}$的大小。如果对$\boldsymbol{B},\boldsymbol{C}$不做约束,那么就是SVD;如果对$\boldsymbol{B},\boldsymbol{C}$做正定归一化约束,那就是pLSA。

但是如果是相关度矩阵,那么情况不大一样,它是正定的但不是归一的,我们需要为它设计一个新的压缩方案。借鉴矩阵分解的经验,我们可以设想把所有的词都放在$n$维空间中,也就是用$n$维空间中的一个向量来表示,并假设它们的相关度就是内积的某个函数(为什么是内积?因为矩阵乘法本身就是不断地做内积):
\[\frac{P(w_i,w_j)}{P(w_i)P(w_j)}=f\big(\langle \boldsymbol{v}_i, \boldsymbol{v}_j\rangle\big)\tag{8}\]
其中加粗的$\boldsymbol{v}_i, \boldsymbol{v}_j$表示词$w_i,w_j$对应的词向量。从几何的角度看,我们就是把词语放置到了$n$维空间中,用空间中的点来表示一个词。

因为几何给我们的感觉是直观的,而语义给我们的感觉是复杂的,因此,理想情况下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几何关系来反映语义关系。下面我们就根据我们所希望的几何特性,来确定待定的函数$f$。事实上,glove词向量的那篇论文中做过类似的事情,很有启发性,但glove的推导实在是不怎么好看。请留意,这里的观点是新颖的——从我们希望的性质,来确定我们的模型,而不是反过来有了模型再推导性质

机场-飞机+火车=火车站

点击阅读全文...

18 Jul

用变分推断统一理解生成模型(VAE、GAN、AAE、ALI)

前言:我小学开始就喜欢纯数学,后来也喜欢上物理,还学习过一段时间的理论物理,直到本科毕业时,我才慢慢进入机器学习领域。所以,哪怕在机器学习领域中,我的研究习惯还保留着数学和物理的风格:企图从最少的原理出发,理解、推导尽可能多的东西。这篇文章是我这个理念的结果之一,试图以变分推断作为出发点,来统一地理解深度学习中的各种模型,尤其是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GAN。本文已经挂到arxiv上,需要读英文原稿的可以移步到《Variational Inference: A Unified Framework of Generative Models and Some Revelations》

下面是文章的介绍。其实,中文版的信息可能还比英文版要稍微丰富一些,原谅我这蹩脚的英语...

摘要:本文从一种新的视角阐述了变分推断,并证明了EM算法、VAE、GAN、AAE、ALI(BiGAN)都可以作为变分推断的某个特例。其中,论文也表明了标准的GAN的优化目标是不完备的,这可以解释为什么GAN的训练需要谨慎地选择各个超参数。最后,文中给出了一个可以改善这种不完备性的正则项,实验表明该正则项能增强GAN训练的稳定性。

近年来,深度生成模型,尤其是GAN,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在我们已经可以找到数十个乃至上百个GAN的变种。然而,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凭着经验改进的,鲜有比较完备的理论指导。

本文的目标是通过变分推断来给这些生成模型建立一个统一的框架。首先,本文先介绍了变分推断的一个新形式,这个新形式其实在博客以前的文章中就已经介绍过,它可以让我们在几行字之内导出变分自编码器(VAE)和EM算法。然后,利用这个新形式,我们能直接导出GAN,并且发现标准GAN的loss实则是不完备的,缺少了一个正则项。如果没有这个正则项,我们就需要谨慎地调整超参数,才能使得模型收敛。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