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驿站感谢国家天文台LAMOST项目之“宇宙驿站”提供网络空间和数据库资源! 感谢国家天文台崔辰州博士等人的多方努力和技术支持!

版权科学空间致力于知识分享,所以欢迎您转载本站文章,但转载本站内容必须遵循 署名-非商业用途-保持一致 的创作共用协议。

参与科学空间

为了保证你的利益,推荐你注册为本站会员。同时欢迎通过邮件或留言进行交流、建议或反馈科学空间的问题。
会员注册 会员登录 查看全站文章归档页

18 Jan

当大数据进入厨房:让大数据教你做菜!

说在前面

美食(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美食(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在空间侧边栏的笔者的自我介绍中,有一行是“厨房爱好者”,虽然笔者不怎么会做菜,但确实,厨房是我的一个爱好。当然,笔者的爱好很多,数学、物理、天文、计算机等,都喜欢,都想学,弄到多而不精。在之前的文章中也已经提到过,数据挖掘也是我的一个爱好,而当数据挖掘跟厨房这两个爱好相遇了,会有什么有趣的结果吗?

笔者正是做了这样一个事情:从美食中国的家常菜目录下面,写了个简单的爬虫,抓取了一批菜谱数据下来,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在此对美食中国表示衷心感谢。选择美食中国的原因是它的数据比较规范。)数据分析在我目前公司的高性能服务器做,分析起来特别舒服~~

这里共收集了18209个菜谱,共包含了9700种食材(包括主料、辅料、调料,部分可能由于命名不规范等原因会重复)。当然,这个数据量相对于很多领域的大数据标准来说,实在不值一提。但是在大数据极少涉及的厨房,应该算是比较多的了。

点击阅读全文...

9 Jan

《量子力学与路径积分》习题解答V0.4

流年

流年

《量子力学与路径积分》的习题解答终于艰难地推进到了0.4版本,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前7章的习题。

今天已经是2016年1月9号了,2015年已经远去,都忘记跟大家说一声新年快乐了,实在抱歉。在这里补充一句:祝大家新年快乐,事事如意!

笔者已经大四了,现在是临近期末考,又临近毕业。最近忙的事情有很多,其中之一是我加入了一个互联网小公司的创业队伍中,负责文本挖掘,偶尔也写写爬虫,等等,感觉自己进去之后,增长了不少见识,也增加了不少技术知识,较之我上一次实习,又有不一样的高度。现在里边有好几样事情排队着做,可谓忙得不亦悦乎了。还有,我也开始写毕业论文了,早点写完能够多点时间,学学自己喜欢的东西,毕业论文我写的是路径积分相关的内容,自我感觉写得还是比较清楚易懂的,等时机成熟了,发出来,向大家普及路径积分^_^。此外,每天做点路径积分的习题,也要消耗不少时间,有些比较难的题目,基本一道就做几个早上才能写出比较满意的答案。总感觉想学的想做的事情有很多,可是时间很少。

点击阅读全文...

31 Dec

2016年全年天象

Astronomy Calendar of Celestial Events
2016年全年天象

翻译自NASA:http://eclipse.gsfc.nasa.gov/SKYCAL/SKYCAL.html

(北京时间)

2011年版本

2012年版本

2013年版本

2014年版本

2015年版本

点击阅读全文...

分类:天文探索    标签:天象, NASA 阅读全文 抢沙发
28 Dec

【分享】兴隆山的双子座流星雨

记得科学空间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什么原创的内容,有一段时间在翻译APOD的图片,后来渐渐地专注原创,就没有翻译了。这次再来分享一张图片,是兴隆山上的双子座流星雨,是国内爱好者Steed Yu拍摄的,被APOD收录。

兴隆山的双子座流星雨(来源:http://apod.nasa.gov/apod/ap151223.html)

兴隆山的双子座流星雨(来源:http://apod.nasa.gov/apod/ap151223.html)

点击阅读全文...

24 Dec

修改了一下公式的显示方式(移动端)

移动端

移动端

由于Li xiaobo读者再次反映了本站的公式在移动端的支持不佳问题,笔者对网站的公式显示做了一些修改。如果读者是用电脑浏览的话,那应该感觉不到网站的变化,但是如果是手机端浏览的话,那么应该会发现,原来是由MathJax解析的公式,变成了图片形式的公式。

没错,这是一个很折衷的解决办法,判断客户端,如果是移动端,就是用图片公式的显示方法,图片公式在移动端暂时没有发现错误(请大家测试。)这种方式有一些弊端,比如图片形式的公式并不是那么好看,而且,公式中的中文无法显示。

公式调用了http://latex.codecogs.com/gif.latex,在这里表示感谢。欢迎大家测试,反馈问题:http://bbs.spaces.ac.cn/topic/show/9

分类:生活/情感    标签:网站, latex 阅读全文 抢沙发
20 Dec

上集回顾

在上一篇文章中,笔者分享了自己对最大熵原理的认识,包括最大熵原理的意义、最大熵原理的求解以及一些简单而常见的最大熵原理的应用。在上一篇的文末,我们还通过最大熵原理得到了正态分布,以此来说明最大熵原理的深刻内涵和广泛意义。

本文中,笔者将介绍基于最大熵原理的模型——最大熵模型。本文以有监督的分类问题来介绍最大熵模型,所谓有监督,就是基于已经标签好的数据进行的。

事实上,第二篇文章的最大熵原理才是主要的,最大熵模型,实质上只是最大熵原理的一个延伸,或者说应用。

最大熵模型

分类:意味着什么?

在引入最大熵模型之前,我们先来多扯一点东西,谈谈分类问题意味着什么。假设我们有一批标签好的数据:
$$\begin{array}{c|cccccccc}
\hline
\text{数据}x & 1 & 2 & 3 & 4 & 5 & 6 & \dots & 100 \\
\hline
\text{标签}y & 1 & 0 & 1 & 0 & 1 & 0 & \dots & 0\\
\hline \end{array}$$

点击阅读全文...

11 Dec

上集回顾

在第一篇中,笔者介绍了“熵”这个概念,以及它的一些来龙去脉。熵的公式为
$$S=-\sum_x p(x)\log p(x)\tag{1}$$

$$S=-\int p(x)\log p(x) dx\tag{2}$$
并且在第一篇中,我们知道熵既代表了不确定性,又代表了信息量,事实上它们是同一个概念。

说完了熵这个概念,接下来要说的是“最大熵原理”。最大熵原理告诉我们,当我们想要得到一个随机事件的概率分布时,如果没有足够的信息能够完全确定这个概率分布(可能是不能确定什么分布,也可能是知道分布的类型,但是还有若干个参数没确定),那么最为“保险”的方案是选择使得熵最大的分布。

最大熵原理

承认我们的无知

很多文章在介绍最大熵原理的时候,会引用一句著名的句子——“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来通俗地解释这个原理。然而,笔者窃以为这句话并没有抓住要点,并不能很好地体现最大熵原理的要义。笔者认为,对最大熵原理更恰当的解释是:承认我们的无知!

点击阅读全文...

6 Dec

人生苦短,我用Python!

Python数据分析与挖掘实战

Python数据分析与挖掘实战

暑假的时候,应泰迪公司之约,我为他们的书《MATLAB数据挖掘与挖掘实战》编写了姊妹版:《Python数据挖掘与挖掘实战》(还有一个姊妹版是R语言的),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编写Python的介绍,以及把书上的MATLAB代码翻译为Python版本的。我欣然接受了,一来可以兼职赚点零花钱,二来可以系统地训练一下自身的Python编程,再则,还可以体验一次MATLAB、R、Python的大PK。现在书本已经正式发行,亚马逊当当京东、淘宝都可以找到,我也很荣幸被列为作者之一,于是这便算是我出版的第一本书了。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