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拉数学]素数定理及加强
By 苏剑林 | 2011-11-19 | 45355位读者 |1798年法国数学家勒让德提出:
$$\pi(n)\sim\frac{n}{\ln n}$$
这个式子被成为“素数定理”(the Prime Number Theorem, PNT)。它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其中$\pi(N)$指的是不大于N的素数个数,$\frac{N}{\ln N}$是一个计算结果,符号~叫做“渐近趋于”,整个式子意思就是“不大于N的素数个数渐近趋于$\frac{N}{\ln N}$”;简单来讲,就是说$\frac{N}{\ln N}$是$\pi(N)$的一个近似估计。也许有的读者会问为什么不用≈而用~呢?事实上,~包含的意思还有:
$$\lim_{N-\infty} \frac{\pi(N) \ln N}{N}=1$$
这就是~符号的要义,它还包括了极限情况,而≈不需要。和等号一样,~具有传递性,即A~B~C就有A~C。素数定理于1896年得到证明(复分析),后来还出现了一些高等或初等的证明。具体可以参考维基百科-素数定理。素数定理的根本意义在于:素数的出现看似无规律可循,可是总体地看,素数的个数竟然符合一定规律,这着实会让人意外和惊喜!
PNT的推论:1、N是素数的概率约为$\frac{1}{\ln N}$;2、第N个素数约为$N \ln N$。这两个表述和素数定理是等价的,换句话说,证明了其中一个,就可以得出另外两个
然而,虽然素数定理是成立的,但是它是在太粗糙了,对1012内的素数个数估计,它产生了4%的误差。下面我们将从上一篇文章的结果出发,得出一个“加强版”的素数定理。上一篇文章我们得到:
$$\frac{1}{2}+\frac{1}{3}+\frac{1}{5}+...+\frac{1}{p}=Q > \ln \ln (p+1) -\ln2$$
,并且提到$\ln \ln p$是Q的一个相当好的近似。
在这里作一番粗糙的估计,我们直接写成:
$$Q_n=\ln \ln p_n$$
同时
$$Q_{n+1}=Q_n+\frac{1}{p_{n+1}}=\ln \ln p_{n+1}$$
相减得到
$$\frac{1}{p_{n+1}}=\ln \frac{\ln p_{n+1}}{\ln p_n}$$
即$\Delta p=p_{n+1}-p_n$,当$p_n$相当大时,$\Delta p$是“微不足道”的,根据近似式$\ln(x+\varepsilon ) \approx \ln x+\frac{\varepsilon }{x}$,就可以写出:
$$\begin{aligned}\frac{1}{p_{n+1}}&=\ln \frac{\ln p_{n+1}}{\ln p_n}=\ln \frac{\ln p_n+\frac{\Delta p}{p_n}}{\ln p_n}\\
&=\ln(1+\frac{\Delta p}{p_n \ln p_n})=\frac{\Delta p}{p_n \ln p_n}\end{aligned}$$
事实上,$\Delta p=p_{n+1}-p_n$被称为${p_n}$的“差分”。以前我们就以导数来近似代替差分,因为导数$\frac{dp}{dn}$的意义是点的切线的斜率,而$\frac{p_{n+1}-p_n}{(n+1)-n}$是(n,n+1)区间的平均斜率,在平缓单调的图像中,两者是近似的。而且由于$p_n$与$p_{n+1}$相差不大,因此我们把它们都记为p,于是得到了
$$\frac{dp}{dn}=\ln p$$
即$n=\int \frac{1}{\ln p} dp$,这就是加强版的素数定理!遗憾的是,这个积分不能写成初等函数的组合,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使用它。数学家一般将它写成:
$$\pi(N)\sim Li(N)=\int_{0}^{N} \frac{1}{\ln t} dt$$
和素数定理一样,它是正确的;但正如《素数之恋》里边所说:它比成立还成立!它的意思是它是一个非常好的估计,对于1012内的素数个数估计,它给出的答案误差为0.0001%!
以上内容便是BoJone这一周的拙作。我们只从素数倒数之和的一条近似公式出发,就得到了现代数论中的一个深刻定理——改进版本的素数定理!这是各种数学技巧综合运用的结果。其中有一些合理之处,含有相当多的“直觉”,当然也有不严谨之处。每一步的处理未必是合理的,但都是相当有趣的。当然,这并非数学家们的推理过程,只是笔者的一次“头脑风暴”,愿与各位读者分享探讨!
(IE浏览器导致符号~阅读不正常,在此说明)
转载到请包括本文地址:https://kexue.fm/archives/1515
更详细的转载事宜请参考:《科学空间FAQ》
如果您还有什么疑惑或建议,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继续讨论。
如果您觉得本文还不错,欢迎分享/打赏本文。打赏并非要从中获得收益,而是希望知道科学空间获得了多少读者的真心关注。当然,如果你无视它,也不会影响你的阅读。再次表示欢迎和感谢!
如果您需要引用本文,请参考:
苏剑林. (Nov. 19, 2011). 《[欧拉数学]素数定理及加强 》[Blog post]. Retrieved from https://kexue.fm/archives/1515
@online{kexuefm-1515,
title={[欧拉数学]素数定理及加强},
author={苏剑林},
year={2011},
month={Nov},
url={\url{https://kexue.fm/archives/1515}},
}
November 21st, 2011
好久没进你的网站了,今天来此一看,又多了好些文章。这说明你顶着高考的压力继续自己的研究与学习。我很佩服你。我已经两个多月没看物理了,都把时间给了弱科,时间不多了啊。我觉得剩下的两百天时间真的应该好好花在高考上,这些研究到了大学有的是时间。不过错过的这两百天是不会再有的。你的这种研究热情我应该学学,哈哈
November 22nd, 2011
其实这也是我想跟bojone说的。bojone的数学和物理在理科生中是顶尖水平的(即使是和那些重点中学的学生相比),但不知道他的语文和英语成绩怎么样(他的英文应该不错,他经常上wiki上去查资料)——他的研究热情确实值得大家学习,但到了高三了也确实要好好准备高考了,这就是中国学生的生活现实(很可惜他不是在欧美的高中上学)——这份研究热情要能贯穿整个大学生涯的话,将会终身受益——即使是我在北大的同学,能有他这样的研究热情的人也是寥寥无几。
感谢各位的关心,我会好好准备高考的。只是,数学物理的美着实太迷人,无论我学习哪个科目的内容,都可以深深地感受到数理美的存在,以至于我在学习中,情不自禁地转移到了探究之中。
说实话,正如深爱着某个人就不能不想她一样,数学是我的深爱,我不想也不可能撇下它。即使在这个所谓的非常时期,要是为了高考而将其置之一边,这未免有点“顾此失彼”了,我还有什么资格自称“数学爱好者”呢?倘若考进了名校,却失去了激情,那么不是离当初的梦越来越远了吗?因此,我是把多数心思放到备考中的,但是不少心思还在数学物理世界,至少,读读数学史,感受人文,当然,还留有发呆和看电影的时间。我始终觉得,我是一个人,不是一台机器。
November 24th, 2011
说真的,我也挺佩服他的,到现在为止我才到了bojone的地球大炮的水平...
和他比,的确有够差的了= =!!
研究热情什么的,的确不是吾等能比的~加油哦~虽然看不懂,但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