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翻译:盐酸的历史(氯化氢,HCl)
By 苏剑林 | 2009-07-08 | 34557位读者 | 引用百科翻译:臭氧的性质
By 苏剑林 | 2009-07-08 | 23211位读者 | 引用臭氧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可以说,没有臭氧,我们都会死于紫外线的强烈照射之下!这里翻译了一些关于臭氧的信息,来源于http://en.wikipedia.org/wiki/Ozone,中文维基为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8%87%AD%E6%B0%A7&variant=zh-cn
臭氧,英文名为Ozone或trioxygen,化学式$O_3$,每个臭氧分子含有3个氧原子,属于三原子分子。与氧气是同素异形体(组成元素相同,但是结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也不同),但比氧气更不稳定。在地表上的臭氧是一种空气污染物,对人和动物的呼吸道系统会产生有害影响。而大气层上部的臭氧层则能够吸收大量的紫外线,使地球的生物不受过量紫外线的侵害。
科学空间:一种有趣的平方数
By 苏剑林 | 2009-07-08 | 20240位读者 | 引用数字是美丽的、极具魅力的,正如——
有这样的一种数,将其拆开成为两个数,这两个数的和的平方等于原数。例如:
$$\begin{aligned}2025=&(20+25)^2\\88209=&(88+209)^2\\152344237969=&(152344+237969)^2\\ &...\end{aligned}$$
下面是关于这类数的一些研究:
1、这类数的实质是:$(A+B)^2=10^nA+B$,而对于$(A+B)^2=kA+B$,有
$A=k/2-B\pm\sqrt{{k^2}/{4}-(k-1)B}$
因此,一般地,对于一个适合的B,可以找到两个对应的A。
百科翻译:氢氧化钠(NaOH)的详细介绍
By 苏剑林 | 2009-07-08 | 61105位读者 | 引用对于我们来说,维基百科是一个难得的资料库,但是与其英文版相比,中文版就相形见绌了,就好像本文中所讲的氢氧化钠,在中文版的资料为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NaOH&variant=zh-cn;而在英文版的资料为http://en.wikipedia.org/wiki/NaOH 可见英文版本是多么丰富。为了使大家能够更多地了解到科学,笔者特地翻译了一些英文版的维基百科中一些资料。
计算:每年夏至的精确时刻
By 苏剑林 | 2009-07-08 | 25473位读者 | 引用百科翻译:草原上的狐狸(Swift Fox)
By 苏剑林 | 2009-07-07 | 35612位读者 | 引用科学空间|Scientific Spaces 介绍
By 苏剑林 | 2009-03-01 | 387097位读者 | 引用中山大学基础数学研究生,本科为华南师范大学。93年从奥尔特星云移民地球,因忘记回家路线,遂仰望星空,希望找到时空之路。同时兼爱各种科学,热衷钻牛角尖,因此经常碰壁,但偶然把牛角钻穿,也乐在其中。偏爱物理、天文、计算机,喜欢思考,虽擅长理性分析,但也容易感情用事,崇拜Feynman。爱好阅读,没事偷懒玩玩象棋,闲时爱好进入厨房做几道小菜,偶尔也开开数据“挖掘机”。明明要学基础数学,偏偏不务正业,沉溺神经网络,妄想人工智能,曾未在ACL、AAAI、COLING等会议上发表一篇文章。近期还挣扎在NLP大坑,在科学空间(https://kexue.fm)期待大家的拯救。
历史内容
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系学生。93年从奥尔特星云移民地球,因忘记回家路线,遂仰望星空,希望找到时空之路。同时兼爱各种科学,热衷钻牛角尖,因此经常碰壁,但偶然把牛角钻穿,也乐在其中。偏爱物理、天文,喜欢思考,虽擅长理性分析,但也容易感情用事,崇拜费曼。长期阅读《天文爱好者》和《环球科学》,没事偷懒玩玩象棋,闲时爱好进入厨房做几道小菜,偶尔也当当电工。近期主要学习理论物理,在科学空间期待大家的指教。
名称:科学空间|Scientific Spaces
网址:http://kexue.fm
站长:苏剑林
信念:探索我们的世界,聆听我们的自然
网站历史
2009.03.01 网站初步建立,刚开始的时候使用的是BoBlog以及宇宙驿站的空间,内容定位:科学转载。 2009.03.28 开始进行大规模推广,访问量开始提高 2009.03-05 期间进行过多次改变,特别是Blog程序的转换,内容上的改革等
最近评论